文档详情

华为公司研发(pdf版).pdf

发布:2018-11-06约22.72万字共1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华为研发 前言 如果有人问我:“你在华为研发的日子快乐吗?”我会很负责任地告诉他:“在华为研发工作的那 段时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而且这也是很多早期华为研发人员的共识。当年有人曾说,“华 为研发部是工程师的天堂”,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所以,我在写本书的过程中,内心充满了对华 为研发工作甜蜜的回忆,并努力对华为为何能成功做到这一点进行思索。促使我提起笔来写本书的 原因,既有这几年随着华为步入 1000 亿元人民币销售大关后,社会上对于华为公司的过于神化— 认为华为的经验不可学,中国不可能再有第二个华为;又有社会上某些对华为公司尤其是研发人员 管理方面的种种误读。由于今天的华为已成为中国研发的一张 “名片”,成为全球拥有最多研发专 利的企业,因此社会上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误解,以为华为公司从一开始就是把 “鸡蛋”放在研发 这一个 “篮子”里的。但其实,华为也是从 “贸工技”起步的,并非充满神化和魔力,华为强大的 研发实力并非一日之功;华为的研发道路有着其一步步自然发展的历程,并非遥不可及。我作为这 一过程的见证者,希望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并给广大中小企业的创立者、管理者和研发者树立 信心,并坚信华为的研发经验是可以学习的。 提起笔来写作本书之时,正值国际金融危机的 “寒冬”,广东发生了数万家中小民营企业关门 倒闭的现象。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跨过 30 周年,就在很多领域发生了 “国进民退”的状况;而在 很多领域内 “中国制造”更是被某些国外媒体抹黑为 “低价劣质”的代名词。今年是新中国建国 60 周年,伟大的祖国面临着向一个新的发展台阶迈进,国家正面临着向 “创新型”经济模式的转型, 中国下一步不仅仅是走向世界,而是要在世界舞台上拥有更多的市场地位。中国的繁荣靠什么得以 持续?中华民族的崛起靠什么得以持续?华为公司作为中国创新经济的代表,作为一家具有世界级 影响力的中国民营企业,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具有说服力的示范与可借鉴的案例。 民营企业究竟还有没有发展的前途?适合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道路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在国 际金融风暴之后,应该如何去渡过危机?这些都是我在写作过程中反复思考的问题,希望读者在阅 读华为从 2 万元起步的坎坷研发发展之路时会有所领悟。 在写作本书前,我曾请一位在珠三角民营企业工作的朋友张震列出他对于华为研发所关心的问 题。承蒙他的认真考虑给出了如下的清单: (1)华为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 (2 )华为在发展的初期有哪几个重要的研发里程碑? (3 )华为在危机时刻是如何转危为安的? (4 )华为在创业期与发展期,是如何击败竞争对手脱颖而出的? (5 )华为的技术研发优势是如何一步步积累下来的?其内部管理机制是什么? (6 )作为一直飞速发展的企业,华为的财务和现金流是靠什么支撑的?在创业发展初期,华 为是如何融资的? (7 )华为的用人方法有何特点?内部人如何降低内耗,一致对外? (8 )华为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华为的企业文化是如何沉淀和提炼出来的? 文化对华为的发展起到多大的作用? 应该说这几个问题所涉及的主题,都是广大中小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困惑,我在写作中也紧紧围 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详尽的描述。目前销售额1 000 亿元人民币的华为,已不适合中小企业学习,但 是,处于创业期或早期华为的经验,以及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智慧,却可以供当今面临很多相似问题 的中小企业学习和借鉴。 开阔我写作思路的还有一家叫 “麻辣诱惑”的餐厅。餐厅的大堂经理用非常尊敬的口吻告诉我: “我们餐厅三年前开始学华为的研发,对我们的工作促进作用非常大。华为研发的经验对我们很有 帮助 !”IT 业出身的我听后非常惊讶:难道华为的研发经验不仅适用于 IT 企业,还能对社会上多数 行业的管理都有帮助? 本书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篇是华为创业期,主要回顾了创业期华为 “第一桶金”的来源,以 及如何从无到有开始自主研发;第二篇是任正非如何解决自主研发最关键的人才问题,并突破研发 资金困境的一些具体实践经验;第三篇是华为中央研究部建立及发展的过程、内部的运作经验,以 及曾经失败的案例;第四篇是华为的竞争对手在华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