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补偿装置在供用电企业中的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功补偿装置在供用电企业中的应用
? ????最??佳??节??能??实??践
?
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
?
案例研究目的?
????通过对应用无功补偿装置实际项目进行监测、研究, 从技术原理、运行经验、经济效益及市场潜力等方面阐述无功补偿装置在电力行业及用电企业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75万元。
节能效果?年节电量80万kWh, 价值40万元(电价按0.5元/ kWh计)。
监测单位???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节能监测中心。
投资回收期??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9年。?
适用对象?无功补偿技术适用于电力系统及各行业的用电单位。对于电力系统,通过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可降低线损、提高末端电压,保证供电质量;对于用电企业,较大功率的用电设备(如:电动机、整流设备等感性负荷)采用就地补偿装置(技术)可取得同样的节能效果。
案例源企业武汉市供电局
?
案例分析概述
????武汉供电局沙湖变电站为110kV变电站,负责向周围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供电。用电负荷最大为40MW ,最小为14MW,平均为30MW。每年供电量约2000万kWh。????武汉市供电局为降低线路损耗、保证供电电压稳定,在其沙湖变电站安装了容量为8000 kVAR的无功补偿装置。通过几年的使用,取得良好的节电效果。
功补偿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由于用电设备在消耗有功功率的同时, 也消耗无功功率。所以当用电设备所需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由电网输送时, 输送的有功电流Ir和无功电流IL都会在输电线路上产生损耗 -- 线损ΔP 。因此当发电厂生产的电能P1向用户输送时,除了用户使用的电能P2外,一部分电能ΔP在输送过程中被白白地损耗掉。????无功补偿技术就是在电能用户这一侧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由无功补偿装置产生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电流, 从而减少电网(线路)输送的无功电流IL ,即减少输电线路中的电流I,从而降低线路损耗ΔP, 达到节能的目的。????对于需要输送较多无功电流的电力线路和需要无功较大的用电设备,采用无功补偿技术(集中补偿或就地补偿)将会取得很好的节电效果。????无功补偿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无功补偿技术是一项成熟技术;???? 已有适用于各种需要的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器);???? 无功补偿装置在运行中无须管理, 不增加运行费用。
?
项目实施情况
????由于沙湖变电站的无功负荷较大, 变电站以上电力系统的线损很大, 供电局为降低变电站线路损耗、保证供电电压稳定,在沙湖变电站安装了两台容量4000 kVAR, 总容量为8000 kVAR的无功补偿装置。
?
? 沙湖变电站控制屏
项目监测情况
????国家电力公司武汉供电局 一直实施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 对全部电力运行数据进行实时 监控、记录, 运行人员每小时进行一次记录。因此,本项目监测取得了所需的完整记录 资料。????通过对现场的实际监测及记录数据的统计分析, 对该项目的技术、节能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以下评价:
节能效益?
????平均年减少线损而节电80万kWh,价值40万元(电价按0.5元/ kWh计)。减排:折二氧化碳842吨。?
经济效益?
????1.投资????无功补偿技术改造项目设备总投资75万元,设备设计寿命二十年。????2.投资回收期回收期=投资/年收益=1.9年????3.财务净现值(NPV)?NPV=319 万元(计算期为20年,折现率为8%)????4. 内部收益率?IRR=54%
综合效益?
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在降低线损的同时,还提高了电压合格率(由96%提高到99%),对延长用电设备的寿命、提高设备的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
推广潜力?
????对于电力系统,目前我国输电线损占输电量的10%,即604亿kWh。国家电力公司在城乡电网改造工作中提出的一个目标就是降低线损10%。通过采用无功补偿技术,使线损降低2%,即达12亿kWh。????对于用电企业,据统计全年电动机耗电量为2900亿kWh。线路损耗按10%计算,则由此产生的线损约为290亿kWh。如果全国有20%的电动机采用无功补偿技术,使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由0.85提高到0.95,则每年可降低网损-即节电11.6亿kWh。因此,无功补偿技术能产生显著的节能效益,同时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