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赞一赞-给孩子不断进取的动力.docx

发布:2023-07-18约1.6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赞一赞,给孩子不断进取的动力 ——班主任针对“潜能生”的教育艺术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分享微课题目为《赞一赞,给孩子不断进取的动力——班主任针对“潜能生”的教育艺术》。潜能生的教育,是班主任很重要的教育工作。班主任不但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教育艺术和机智。作为班主任,要全面了解潜能生的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使每位同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能得到全面发展。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本节课的内容:什么是“潜能生”;“潜能生”的成因及心理特点;如何教育转化“潜能生”。 第一点:什么是“潜能生”。(看PPT) 第二点:“潜能生”的成因及心理特点,首先我们来看成因,成因分为四点: 1、自身因素 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生长期,是一个未成熟阶段。他们在认知上有局限性,对客观事物认知只停留在表面,所犯的错误只是出于好奇、好动、试探,并无什么特殊的目的,因而带有盲目性。 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 (1)家庭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学校中,由于个别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教育方法不当,只看重成绩,而忽视了德育。对待学生也不能一视同仁,从而使潜能生产生自暴自弃的不良心态,丧失了前进的信心。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不良社会风气,比如攀比之风、游戏上网之风等。严重地妨碍着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点:“潜能生”的心理特点 1、是非观念模糊 潜能生容易犯错误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德无知、是非不分。如把向老师反映情况说成是“告密”,把破坏纪律当作“英雄行为”等等。 2、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能力较低? 潜能生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多数是为了应付考试、家长、老师而学习,对自己没有什么大的要求。由于这点,他们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 3、既自尊自傲又自卑自弃 由于在生活经历中,他们受到的指责多于赞扬,不是批评、训斥,就是家长的责备、打骂。因此,他们有较重的自卑感 4、意志力薄弱,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 由于较深的恶习,常表现出不能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潜能生往往能说不能做,要做不能坚持。 如何教育转化“潜能生” 案例:(看PPT) 在本案例中,我们分析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孩子”的案例,由于小强父母不在他身边,不能对他进行有效的监控,小强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留守孩子”的家长通常会将他们留给自己的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朋友,甚至有的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这样就造成了监护不力。 留守孩子的表现为“三无”人群,即行为上无人管教、学习上无人辅导、生活上无人照顾。这样就使孩子在道德品质、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都出现了问题。那班主任如何有效解决“留守孩子”的思想教育问题呢? 真心关爱:班主任要从内心多关爱留守孩子,对他们“高看一眼”,默默的关爱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使班主任成为孩子最信任的朋友。 (2)多与留守学生的父母沟通:建立留守学生档案,清楚的了解父母的详细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经常将孩子的学习情况以短信或信件的方式向父母反应,让父母在工作之余多教育孩子。 (3)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这样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家长要与班主任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对孩子要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 (4)多与管护人交流:班主任要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与管护人交流,使双方都能通过对方了解到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化解问题。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我们应像园丁那样,精心培育每一棵花苗,使他们都能开出鲜艳的花朵。我们要用爱心感化他们,真诚的关爱,温暖的理解他们,去扭转他们是非的观念,引导他们克服困难。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其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