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答案完整版 .pdf

发布:2025-01-20约7.52万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答案完整版--第1页

第一章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

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OS通

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

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

答:脱机I/O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

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

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CPU的

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

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

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

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

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

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答案完整版--第1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答案完整版--第2页

答: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

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引入实时OS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

足实时控制领域和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需要。

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试举例说明。

答:硬实时任务是指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结果。

举例来说,运载火箭的控制等。

软实时任务是指它的截止时间并不严格,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产生的影

响不大。举例:网页内容的更新、火车售票系统。

10.在8位微机和16位微机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的是什么操作系统?

答: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CP/M和MS-DOS.

11.试列出WindowsOS中五个主要版本,并说明它们分别较之前一个版本有何改进。

答:

(1)MicrosoftWindows1.0是微软公司在个人电脑上开发图形界面的首次尝试。

(2)Windows95是混合的16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