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环境化学行为.docx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环境化学行为
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概述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简称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环境中,能够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持久性有机物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的特点???刘征侃,杨利民,王秋泉.大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研究进展[J].2011,30(1):272-280.??。化学品协会国际理事会(ICCA)推荐:①持久性基准:水体中半衰期180d,土壤和底泥中半衰期360d;②生物蓄积性基准:生物富集系数(BCF)5000;③长距离越境迁移基准:大气中半衰期
???刘征侃,杨利民,王秋泉.大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研究进展[J].2011,30(1):272-280.
???郑明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3,43(3):253-254.
2001年5月23日,在瑞典首都签署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简称《公约》),分别是艾氏剂、氯丹、狄氏剂、滴滴涕、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毒杀芬、六氯苯、多氯联苯、二噁英、多氯二苯并呋喃,标志着人类全面展开削减和淘汰POPs的国际合作???余刚,黄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知识100问[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余刚,黄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知识100问[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王亚韡,蔡亚岐,江桂斌.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一些研究进展[J].2010,40(2):99-123.
POPs具有持久性、远距离传输性、生物蓄积性。在环境中对于正常的生物降解、光解和化学分解作用有较强抵抗能力,因此它们一旦排到环境中,可以在大气、水体、土壤和底泥等环境中长久存在,它们易于进入生物体的脂肪组织,并且积累的浓度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升高,即生物放大作用???SharmaBM,BharatGK,TayalS,etal.Environmentandhumanexposureto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inIndia:Asystematicreviewofrecentandhistoricaldata[J].Environmentinternational,2014,66:48-64.
???SharmaBM,BharatGK,TayalS,etal.Environmentandhumanexposureto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inIndia:Asystematicreviewofrecentandhistoricaldata[J].Environmentinternational,2014,66:48-64.
二、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一)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
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天然源较少,往往由人类活动产生,包括农药的使用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1.农药的使用
1938年滴滴涕类(DDTs)惊人的杀虫效果首次被发现,到20世纪60年代末有机氯农药(OCPs)成为世界上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农药。大量的OCPs直接或随雨水、灌溉水等进入水体,成为水体POPs重要的人为源之一[2]。
2.工业废水的排放
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中富含大量的多环芳烃(PAHs,炼焦、炼油和煤气厂)、多氯联苯(PCBs)、二恶英和呋喃(PCDD/Fs,电或能源工业、金属冶炼与氯碱工业)、多溴二苯醚(PBDEs)及全氟有机化合物(PFCs,阻燃聚合产品的制造厂、塑料制品厂、纺织、化工、造纸、皮革、电子电器等行业)是水体中POPs的另一大重要的人为源[2]。
(二)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
POPs在水相、沉积物以及底栖生物体内均有分布,且在水环境中的分布表现出在水相、沉积物和底栖生物中逐级增大的现象???员晓燕,
???员晓燕,杨玉义,李庆孝,等.中国淡水环境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污染现状与分布特征[J].环境化学,2013,32(11):2072-2081.
???李霞,王东红,王金生,等.北京市枯水季和丰水季水源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水平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5,35(2):437-442.
[8]SinhaRK,LoganathanBG.GangesRiverCont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