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先进制造技术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王隆太第5章.ppt

发布:2018-02-25约1.13万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章 现代企业信息管理技术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从原材料采购、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加工制造、直到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过程,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所连成的一种功能性网链。 供应链是更广范围的一种企业结构和管理模式,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 供应链是一条增值链,因其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值。 供应链将企业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通过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活动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链。 供应链跨越了企业界限,从全局和整体角度考虑产品经营竞争力。 2、SCM定义 3、SCM结构体系 自然界 供应商1 供应商2 制造商 分销商 零售商 用户 链式供应链模型 1)供应链基本要素 由供应商、制造厂商、分销商、零售企业和消费者等基本要素构成。 2)供应链结构模型 --链式模型 最基本供应链结构模型,产品最初来源自然界,最终去向是用户,经历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三级传递。 --多源单链模型 常见的供应链模型,包含一个核心企业,由它协调着供应链上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料流。 --网状模型 核心企业与供应商、核心企业与分销商之间的关系相互交叉,呈现了一种多对多的网状拓扑关系。 多源单链 供应链模型 网状 供应链模型 3)供应链流程 包含有物资流、商业流、信息流、资金流4种不同流程。 --物资流 指物资或商品在供应链中的流通过程,流动方向由供应商经由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流向消费者。 --商业流 指商品买卖的流通过程,流程方向是在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 --信息流 指商品交易的信息流程,流程方向是在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 --资金流 指供应链中的货币流通,流程方向是由消费者经由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等指向供应商。 4、SCM管理原理 供应链管理 金字塔模型 1)SCM管理概念 SCM管理:应用集成和协同方法,优化和改进供应链活动,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 SCM管理实质:即将顾客所需产品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使总成本最低的4R管理目标。 2)SCM管理四大支点 --以顾客为中心 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都是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 --强调企业核心竟争力 在某个专长的核心业务领域集中资源,在供应链上正确定位,使自己成为供应链上的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①仿不了;②买不来;③拆不开;④带不走。 --相互协作双赢理念 除了企业自身利益外,应追求链上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这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关键。 --优化的信息流程 从第一层供应商开始,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都具有处理物流和信息流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要形成贯穿整个供应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的信息集成。 3)SCM管理原理 --资源横向集成原理 横向集成外部相关企业资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去参与市场竞争。 --系统原理 供应链是由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体现为集成的功能、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利益、环境适应性和层次性。 --多赢互惠原理 强调核心企业通过与上下游企业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每个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在价值增值链上达到多赢互惠的效果。 --合作共享原理 强调一是合作,二是共享。 --需求驱动原理 用户需求是供应链运作的驱动源, 准时响应用户需求,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速度和库存周转率。 --快速响应原理 供应链具有灵活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通过各节点企业业务流程的快速组合,加快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反应速度。 --同步运作原理 要求供应链各成员企业间通过同步化生产计划来解决生产同步化问题,只有各成员企业间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保持步调一致,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才能实现。 --动态重构原理 当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时,围绕着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必须能够快速响应,能够进行动态快速重构。 5.4.1 CRM产生背景 5.4.2 CRM内涵 5.4.3 CRM的目标与相关对象 5.4.4 CRM的体系结构及功能模块 5.4.5 CRM与其它信息系统的关系 5.4 客户关系管理CRM 1、CRM产生背景 1)需求拉动 企业的销售、营销和服务部门信息化不能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在销售和客户关系问题的解决或改善将大大有利于企业竞争力提高。 2)技术推动 电子商务改变着企业营销方式,数据仓库、商业智能、知识发现等技术的进步有力推动CRM的产生。 3)管理理念更新 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改变,将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工具手段。 CRM定义: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策略,对企业销售、市场营销 、客户服务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