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围术期麻醉病人的护理.ppt

发布:2024-05-03约1.01万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麻醉恢复期监测和管理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体温中心静脉压尿量第63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节术后镇痛管理术后疼痛是人体对手术伤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它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能影响术后恢复,导致呼吸、泌尿及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第64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术后镇痛的目的与方法目的:减轻病人手术后痛苦和提高病人自身抵御围术期并发症的能力。传统的镇痛方法:按处方给予肌注阿片类镇痛剂。现代镇痛方法:使用镇痛泵持续镇痛或采用病人自控镇痛的方法。第65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术后镇痛泵第66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CA(PatientControlledAnagesia)病人自控止痛法:是病人自己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向体内注射止痛药,按需调控,达到术后镇痛目的。PCEA硬膜外腔自控镇痛,以局麻药为主。PCIA静脉输入自控镇痛,以阿片类药物为主。PCSA皮下输入自控镇痛,镇痛药物注入皮下。PCNA外周神经自控镇痛适应症:应用于各种术后疼痛以及癌痛第67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CA常用药物局麻药: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利多卡因麻醉药:氯胺酮镇痛药:吗啡、芬太尼、丁丙喏啡等镇静药:安定、米唑安定、氟哌啶等根据不同病人情况以及不同的镇痛方法,同时亦根据治疗医生所掌握的技术,选择不同的药物以及调节不同的给药浓度。第68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CA评价各种镇痛均有一定的效果,但以PCEA的镇痛效果为好,其镇痛时间长,镇痛完善,副作用少,安全。尤其是术后疼痛的病人,可以分神经段进行镇痛。第69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术后镇痛的并发症及护理并发症: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纳洛酮对抗皮肤瘙痒:纳洛酮对抗内脏运动减弱:尿潴留、胃肠运动减弱护理:1、监测生命体症。2、评价镇痛效果。3、效果不好及需要调整剂量与麻醉科人员联系。4、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处理。5、遇到呼吸及循环抑制时,及时抢救处理。第70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人的安全是永恒的主题第71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72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毒反应的治疗措施立即停药镇静抗惊厥:静注安定0.1-0.2mg/kg或2.5%硫喷妥钠3-5ml,或速效肌松药。呼吸支持:如人工呼吸、给氧循环支持:升压药,心跳停止应复苏第31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毒反应的预防措施严格掌握剂量麻醉前用适量镇静药局麻药加肾上腺素(2.5ug/ml)注药时反复回抽第32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椎管内麻醉将局麻药注入到椎管内,阻滞脊神经的传导,使其所支配的范围无痛,这种麻醉方法称为椎管内麻醉或椎管内阻滞。第33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椎管内麻醉分类:硬膜外麻醉(包括骶麻)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腰麻-硬膜外腔联合阻滞。第34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滞脊神经根,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脊椎麻醉或腰麻(图)。如取坐位穿刺,将重比重的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仅阻滞第3、4、5骶神经,即麻醉范围只限于肛门会阴区,称鞍区麻醉,简称鞍麻。第35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使躯干的某一节段产生麻醉作用,称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简称硬膜外阻滞或硬膜外麻醉(图)。若将局麻药从骶裂孔注入骶管,则称骶管阻滞或骶管麻醉。硬膜外阻滞有单次法和连续法两种。(图)。硬膜外腔横断面持续硬膜外麻醉情况第36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7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椎管内麻醉护理常规一般护理1、术后去枕平卧6~12小时。2、观察麻醉平面是否消失及下肢活动时间。3、麻醉作用消失前测血压、脉搏和呼吸,注意避免体位突然改变而引起血压下降,血压下降时应立即吸氧并报告医师。4、麻醉消失后鼓励患者排尿,避免尿潴留的发生。若见尿潴留按术后尿潴留处理。5、注意头痛和恶心呕吐的情况,头痛者嘱其平卧,并予针刺合谷、内关穴。常见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第38页,共7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椎管内麻醉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腰麻患者应去枕平卧12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漏致头痛;硬膜外麻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