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共情润心-伍新春教授学术解释.doc

发布:2018-09-26约9.86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释: 共情环境 润心专家 ************************************************************** 共情润心 W.I.S.E.(Warmly, Infuse children’s Soul by Empathy!) 基本逻辑:成长(健康的,可持续)——润心(自我意识,人际关系,问题解决)——共情(情绪感染,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共情表达)——温暖(真诚,尊重) 润泽心灵(Infuse the Soul) 某卫视的一档求职节目曾以国际幼儿园男幼教为应征岗位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应聘者,那一期中选手A的推荐人在陈述淘汰选手C的原因时说道:“我们觉得XX不适合做这个工作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不是他摇滚歌手的身份,而是他刚才讲的话,他说‘我以前都是跟成年人合作的,现在来管理小孩子……’,我听到‘管理’这两个字就害怕。你看城市管理,城管有多厉害。他把小孩子看作是被管理的对象,他认为小孩子一定要听话……”这位推荐人的话虽然夸张却不失真实——“管理孩子”是当代许多幼儿教师及家长在进行幼儿教育或养育过程中所存在的认识上的偏差。 与“管理”相似的,我们日常生活中还会用到“管教”、“塑造”等词,这些都是对幼儿教育认识偏差的体现。节目中的推荐人说听到“管理”两个字就感到害怕,或许大家会认为这是那位推荐人为了达到淘汰选手C的目的而夸张的说法。那么请试想,如果我们是小孩子,而我们与老师、与我们赖以生存的父母之间更多地是“被管理”与“被塑造”的关系时,会不会有一种冷冰冰的、被约束限制、不自在、不舒服的感觉?甚至产生一丝的绝望与厌烦?如果我们将“管理”和“塑造”替换为“润泽”与“浸润”,此时再用心体验内心的感受,是否多了几分温暖与柔和,舒服了许多呢? 问及当下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时,绝大多数家长都会以“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最首要的目标。众多教育家及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对这一目标也是深以为然的。这其中的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更指精神层面、灵性的、心理发展的健康。以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解释这一目标即为希望孩子们的人格能够发展得更为完善,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能够和谐地平衡人-己、人-人、人-事、人-物间的关系,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效的问题解决能力。结合刚才我们所体验到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试问“管理”、“塑造”与“润泽”、“浸润”相比,哪种教养方式更能够达到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目标呢?相信“润泽”、“浸润”是毋庸置疑的回答。 这里的“润泽”是指用我们的情感滋润孩子的心灵,创造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滋润、安全、舒适的环境。在我们用心与爱滋润孩子的同时,我们与孩子的心也会更加接近彼此,我们的情感、态度、行为便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并产生更加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所谓“浸润”。常被教育和心理学者们推崇的“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方式与效果,即为在润泽基础上浸润孩子心灵的过程。 共情(Empathy) 或许,有的家长及幼儿教师早已将“润泽”、“浸润”作为自己所追求的教养方式,却苦于无路可循。要么把孩子惯坏,要么爱的方式不能被孩子理解和接受,反而破坏了亲子关系,浸润更无从谈起。其实润泽的方法很简单,共情即可。 共情即和他人一起感受、同情、在情感上分担他人的遭遇,将自己与他人相联系的情感性应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和“感同身受”。共情是心理咨询和有效教育中最高级的咨询技术和教育艺术之一,真诚而准确的共情往往会对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使来访者感受到安全与自由,进而促进咨询效果的产生。这一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适用。能够被准确共情的人往往会感到被理解、接纳与尊重,因而内心感受到温暖、舒适、安全与放松,也会更加信任对方、更容易接受对方的观点。生活中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一个人不由分说地批评我们的行为或观点时,我们会感到烦躁、愤怒,不愿理会对方甚至会发生激烈的辩驳与争吵;而当一个人能够站在我们的角度思考,表达理解并接受、认同我们的行为或想法后,再提出他的想法与批评,我们的反应会更平和,即使不会马上接受,也会心甘情愿地考虑他的观点而非直接回绝——后者即为共情的结果。而如果上述经历中被批评的对象是孩子,发出批评的人是我们,两种处理方式的结果又会是如何呢?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对孩子进行共情,便做到了恰当的润泽孩子的心灵,因为准确的共情会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生活在被理解、接纳的安全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们更容易对自己产生接纳与认同,也会更积极、主动地完善自我,即能够处理好人-己关系,具备良好的自我意识。此外,在共情浸润下的孩子,加以适当的引导往往也更具有共情意识,同时能够更好地习得与掌握共情能力,这一能力往往对孩子社会规则的习得、道德认知的发展及社会互动具有不容忽视的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