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外差式收音机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设 计 题 目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1.熟悉电阻、电容、电感线圈、中周、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耳机插座、喇叭等电子元件。
2.在散件的组装过程中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
3.掌握电子安装工艺了解测量和调试技术。
4.?熟练焊接的基本技巧
5.?熟悉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6.?掌握收音机的调试方法能安装、调试出成品
二、分析与设计
设计任务分析
本次实训的任务是完成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通过这次实训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固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仪器仪表检测元器件的能力以及焊接、布局、安装、调试电子线路的能力,培养及锻炼我们测试排查实际电子线路中故障的能力,加强对电子工艺流程的理解熟悉。
设计方案论证
交流电每秒发生50次改变方向和大小的周期性变化。在电学里,把电流强度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作振荡电流。交流电就是一种振荡电流。振荡电流每秒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作振荡频率。在无线电技术里,向外发射的是高辐射能量的高频(一般在几百千赫以L)振荡电流,而每秒振荡几十次的低频振荡电流的辐射能量很低在无线电广播技术中是不适用的。当处于空间的导线通过高频振荡电流时,在它的周围空间就要产生不可分割的电场和磁场。电场和磁场是统一的客观物质——电磁场的两个方面,当导线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时,变化的磁场附近空间又会产生变化的电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又会产生变化的磁场,这种不断交变着的电场和磁场,越来越远地向周围空间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广播电台播出节目是首先把声音通过话筒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后被高频信号(载波)调制,这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量随着音频信号作相应的变化,使我们要传送的音频信号包含在高频载波信号之内,高频信号再经放大,然后高频电流流过天线时,形成无线电波向外发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为3×108m/s,这种无线电波被收音机天线接收,然后经过放大、解调,还原为音频电信号,送入喇叭音圈中,引起纸盆相应的振动,就可以还原声音,即是声电转换传送电声转换的过程。
详细设计
一、输入调谐回路
它的作用是从空间电磁波中感应出调幅广播波段的电磁波。输入回路由可变电容CA(双连得一连)、Ca(微调电容)和磁棒上的天然线圈L12组成的调谐电路。调节可变电容CA的容量,可使LC回路的固有频率恰好等于某个电台发出的电磁波频率,LC回路中产生谐振(调整CA可以选择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线圈L12上产生的感生电动势最大,再由线圈L34通过有由铁氧体材料做成的磁耦合作用,将高频电信号送到变频级。
二、变频回路
它的主要作用是把输入的不同频率的高频信号变换成统一的固定频率的465kHz的中频信号变频级是以晶体管V1为中心,它兼有放大、振荡、混频三重作用。
(1)、放大(2)、本机振荡(3)、变频
三、中频放大电路
高频载波的电台信号与本振信号差出的中频信号恒为某一固定值465kHz,它可以在中频“通道”中畅通无阻,并被逐级放大,即将这个频率固定的中频信号用固定调谐的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而不需要的临近电台信号和一些干扰信号与本振信号所产生的差频不是预定的465kHz中频,便被“拒之门外”,因此,收音机的选择性也大为提高。
四、调幅检波
从已调幅中回复调制信息的电路称为解调器或检波器。检波器通常采用二级管检波器,检波级的任务是把所需要的低频信号从调幅中频信号中取出来。
五、自动增益控制(AGC)
设置AGC的目的是是收音机接收强度变化较大的电台信号时,其输出的音量变化较小,同一电台的输出音量不至于接收强度发生较大的变化,而明显地忽大忽小的变动。当接收强信号电台时AGC电路负反馈作用很强,是收音机的增益自动降低不至于使后级放大量过大而失真;当接收弱信号电台时,AGC不起 作用或作用甚微,对放大器的增益基本上无影响。这样当调调谐电台时各电台的音量相差的幅度就可以减少,同一电台特别是远地电台发出的无线电波,尤其是短波,时刻在忽大忽小的变化而影响收音机的声音质量,AGC电路这能自动地减小这种影响 。
六、低频前置放大及功率放大
前置放大器是由V5构成的甲类放大,通过电容C8的耦合作用将检波器的输出信号送到基极,集电极输出有T6的初级作为负载,目的是利用变压器的倒相作用给推挽电路提供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同时线圈的直流电阻很小,静态时的消耗也很小。
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等
元器件清单等
元件 型号 数量 位号 三极管 9013 2 V6,v7 三极管 9014 1 V5 三极管 9018 4 V1,v2,v3,v4 发光二极管 红色 1 Led 磁棒及线圈 4*8*80mm 1 T1 振荡线圈 Tf10红 1 T2 中频变压器 Tf10黄 1 T3 中频变压器 Tf10白 1 T4 中频变压器 Tf10绿 1 T5 输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