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EDI(CEDI)技术简介 EDI(Electrodeionization)又称连续电除盐技术,它科学地将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融为一体,通过阳、阴离子膜对阳、阴离子的选择透过作用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离子的交换作用,在电场的作用下实现水中离子的定向迁移,从而达到水的深度净化除盐,并通过水电解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装填树脂进行连续再生,因此EDI制水过程不需酸、碱化学药品再生即可连续制取高品质超纯水,它具有技术先进、结构紧凑、操作简便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医药、化工、食品和实验室领域,是水处理技术的绿色革命。EDI工作原理
供给原水进入EDI系统,主要部分流入树脂/膜内部,而另一部分沿膜板外侧流动,以洗去透出膜外的离子。 树脂截留水中的溶存离子。 被截留的离子在电极作用下,阴离子向正极方向运动,阳离子向负极方向运动。 阳离子透过阳离子膜,排出树脂/膜之外。 阴离子透过阴离子膜,排出树脂/膜之外。 浓缩了的离子从废水流路中排出。 无离子水从树脂/膜内流出。 EDI优点:出水水质具有最佳的稳定度。 能连续生产出符合用户要求的超纯水。 模块化生产,并可实现全自动控制。 不需酸碱再生,无污水排放。 不会因再生而停机。 无需再生设备和化学药品储运。 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运行成本和维修成本低。 运行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 工作原理EDI( electrodeionization ,简称 EDI )技术是由电渗析和离子交换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借助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作用与阴、阳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的选择性透过作用,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离子定向迁移,从而完成水的深度除盐。由于离子交换、离子传递及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相伴发生,犹如一个边工作边再生的混床离子交换树脂柱,可以连续不断地制取高质量的纯水、高纯水,因而又称连续去离子( continuous deionization ,简称 CDI )。 由于不需要酸碱化学再生而能连续制取高纯水,技术先进,操作简便,具有优异的环保特性,是清洁生产技术。
?系统特点⊙ 产水水质高而稳定⊙ 连续不间断制水,不因再生而停机⊙ 无需化学药剂再生,不污染环境⊙ 设想周到的堆叠式设计,占地面积小⊙ 安装简单、操作维护方便⊙ 运行费用及维修成本低⊙ 无酸碱储备及运输费用⊙ 全自动运行,无需专人看护 ? EDI进水指标为防止装置出现污堵,减少其运行寿命,EDI对进水水质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采用RO的渗透水作为进水。进水指标
单位 指标 TEA ppm ﹤25 电导率 μs∕cm 4-30 PH 5-8 硬度 ppmCaCO3 ﹤1.0 活性SiO2 ppm ﹤0.5 总有机碳TOC ppm ﹤0.5 余氯 ppm ﹤0.5 Fe,Mn,H2S ppm ﹤0.01 SDI 15min ﹤1 水温 ℃ 5-35 进水压力 Psi/ kg/cm2 25-60/1.5kg/cm2--4kg/cm2 EDI的维护安装及操作 EDI水处理系统应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安装,并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清洗 EDI模块经长期运行后或者在某种不确切的工作状态下,模块和管件可能会由于结垢、生物污染、产生金属氧化物等原因出现污堵现象,可以采取不同的清洗配方对EDI系统进行清洗。
RO+EDI系统纯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阴、阳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器;反渗透+混合离子交换器;反渗透+电去离子装置等阶段。“预处理+反渗透+电去离子”整套除盐系统,有着其它处理系统无可比拟的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纯水、高纯水的制备中。本公司设计的RO+EDI系统将先进成熟的RO工艺和EDI工艺结合了起来,反渗透系统取代了传统的阳阴离子交换工艺,电除盐装置取代了传统的混合离子交换器,是无需化学药剂再生的纯水处理工艺。系统的回收率取决于进水的水质情况,EDI的回收率由浓水排放量进行控制。
工艺流程
RO+EDI是目前最先进的高纯水制备工艺系统之一。出水水质符合美国ASTM标准、电子部超纯水水质标准。技术性能本工艺具有出水水质高、出水稳定、控制方便等特点。尤其是EDI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使系统具有扩展性的特点。EDI装置性能:
范围 产水质量 >16MΩ-cm(25℃) 回收率 90-95% 电耗 0.12-1.06kwh/m3 水温 5-38℃ 进水压力 0.31-0.68MPa 进出水压差 0.14-0.24MPa ?
运行条件1、 进水温度1-30℃ (推荐20℃左右);2、进水中杂质颗粒直径不能大于10mm;3、装置应安装在无阳光直接照射处,一般采用室内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