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妇产科临床论文,多种教学方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妇产科临床论文:多种教学方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医学院招生规模扩大和临床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以及社会观念的转变,对妇产科临床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原有大课教学的基础上,合理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对大课教学、PBL教学法、三明治加金鱼缸教学法、临床模拟器材、多媒体和网络手段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标准化病人结合医学模拟器材进行教学评估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妇产科学;教学方法
妇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临床医主干课程。目前,高校附属医院的妇产科临床医师作为妇科教学的实际承担者,也承受着重大的临床和科研任务,支配的教学时间非常紧张。尤其是近几年来,医学院校招规模扩大与有限的医学教育资源、资源分配之间的矛盾日凸现,临床实习基地的床位和师资因为实习学生增多,存着相对分配不足的问题,临床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何根据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临床教学实践的率,是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1]。
文章结合年实践经验,对我们目前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在妇产科临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大课教学
传统教学以大班讲授模式为主,应用广泛,这种演讲教学法实际效果并不理想[1],如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性、灌输式的形式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弊愈显突出。但对于某些内容冗杂、需要具体指导的章节(正常分娩与异常分娩、妇科生殖内分泌及其相关疾病),通教师的系统讲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从整体上对知识体系进行掌握,降低学生自学的难度,加理解,更利于知识的吸收。
实践中,教师素质是影响大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2],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临床经验以及表述能力对学生学习果的影响很大;另外,授课教师必须经过系统规范的教育论和实践培训,实际操作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大幅缩减了大课教学在妇产科教学中的比例,本课时数由以往54学时缩减到36学时,重点安排高年资、有富临床经验和较强表达能力的教师(副教授以上)进行讲授实践证明,合理应用这种传统手段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果。
二、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Based Leaning,P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者,自我指导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倍受国际医学教育界推崇[3]。我们在五年制和七年制教学中采用了PBL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实践。授课教师先将所讲授的专题进行简单解释,再由学生提出问题,各抒己见,并归纳小结提出学习目的,通过资料查找和自学后进行自我演示、小组讨论和评估,达到自己解决临床基本问题的目的,教师在此全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通过多年实践,我们现已形成固定的PBL教学方案6个,已在共计400余名学生的部分课程(如不孕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子宫肌瘤等)中使用PBL进行教学,每批参加人数10-30人不等。PBL教学法最大的优点在于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医学交流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临床学习的主体。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面对具体的临床问题,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有利于各学科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以病例的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并逐步具备一名合格医生的素质。同时,教学气氛轻松活跃,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但是,该方法对教师而言也属于新鲜事物,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通过培训提高引导和控制讨论局面的能力;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也是制约PBL教学的一个因素,需要不断加强相关研究,逐步建立能够定量的科学评估体系,形成完整的教学模式。另外,由于每组参加人数的限制,需要大量的教师资源,也是限制该方法实践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三明治加金鱼缸(sandwich and fish bowl)”教学法在临床病例讨论中的应用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小组式的PBL教学因为占用大量的教学资源,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大班教学的需要。结合现有的实际情况,为了培养学生的散发式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我们在部分七年制教学试点中对临床病例的讨论开展了“三明治加金鱼缸”教学法实践。该法每堂课1-2个学时,每组学生人数20-30人。首先,老师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明确此次学习的目的,给出简单信息和提出相关问题,接着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可二次分组进行交叉讨论,之后,教师小结发言,并解析每个问题,最后教师通过相关问题的询问,检验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情况。活跃的讨论形式使每个问题的分析逐渐全面和深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