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营养生理与能量.ppt

发布:2024-04-02约7.48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消化障碍1、牛奶不适症(1)牛奶的变态反应(牛奶过敏)牛奶中的蛋白质不完全吸收导致的,多见于新生儿。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皮肤过敏反应、呕吐、腹痛、腹泻等。建议用下面的方法改变膳食:①用羊奶代替;②改变牛奶的形式,采用酸奶、炼乳、奶粉等;③从膳食中去掉牛奶或乳制品,用配方代替(如代乳粉、米糊等),其中的蛋白质取自肉或大豆。第32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乳糖不适症指人体不能分解并代谢乳糖(一种糖类,常见于牛奶及其他奶制品中),这是由于肠道内缺乏所需的乳糖酶,或者是由于乳糖酶的活性已减弱而造成的。据估计,全球约75%的成年人体内乳糖酶的活性有减弱的迹象。该症状发生的概率在北欧约5%,而在一些亚洲及非洲国家则超过90%。简单的说,乳糖不耐症就是缺乏乳糖酶或其活性不足所造成的状况,这种酶是用来消化乳糖的。此类病症在亚洲及非洲很常见。第33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建议:1、少量多次:每个人的乳糖不耐症程度是不同的,有些人减少饮用量后就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对这部分人群来说每天多喝几次,一段时间后在增加食用量,使胃肠慢慢的适应后,症状会有所减轻或完全不会发生任何症状。?

?2、避免空腹喝牛奶:与其它食物一起进食,可缓慢消化过程,减轻不适感。一般来讲,乳糖不耐症者空腹喝奶会有较重症状,但与其它谷物类食物共同进食时,牛奶中的乳糖浓度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相应的“稀释”,是乳糖不耐症程度降低。喝奶前吃些饼干、面包会减少排气和不舒服感觉。?

3、喝酸奶:对于大多数乳糖不耐症的人来说,喝酸奶应该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酸奶是在牛奶中加入一定乳酸菌经发酵后制成的,发酵过程使得原奶中的20%—30%的乳糖被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也分解成为较小的组分,使其更有利于胃肠的消化吸收。同时,酸奶中的乳酸菌对于正常人群也同时具有助消化的功能。所以对饮用牛奶后常有腹胀、腹泻者的乳糖不耐症的人群最为适宜。?

?4、干酪:干酪是乳制品中的最佳食品,也是乳糖不耐症人群的理想奶制品,因为牛奶在加工干酪的过程中95%以上的乳糖都已经随乳清排除。干酪的主要成分是酪蛋白和脂肪,并经对人体有益的菌种发酵使得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更容易消化吸收。目前我国的干酪市场刚刚起步,品种和风味不断增加,随着人们对乳制品营养的逐步认识,可以说各种各样干酪产品一定会有一种适合你。?

第34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蛋白质消化障碍①蛋白质消化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TI)TI在大多数植物性食物中可以见到,但是经过适当热处理后,即可将其活性除掉。????如:大豆。在被摄食的食物中,当TI含量较多时,肠内的蛋白质消化将被抑制,从而使大多数蛋白质最终被排掉。②卵白的粘蛋白也有类似的作用。?第35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食物的吸收

三、食物的吸收1、吸收部位口腔和食管内几乎不被吸收;胃内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大肠吸收少量水分和无机盐;小肠为主要的吸收部位。第36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肠的长约4m,其内表面面积仅0.33m2,但经过小肠内壁的环状褶皱、绒毛、微绒毛的放大作用,吸收面积可达200m2,小肠的这种结构使小肠的内径变细,且增大食糜的摩擦力,延长了食物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为小肠的吸收创造了条件。第37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肠粘膜表面积增大示意图第38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吸收原理小肠细胞膜的吸收作用主要依靠被动转运和主动运输两种。1、被动转运特点:不需要消耗能量,不借助载体,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透过。分为:滤过渗透扩散易化扩散第39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滤过靠膜(肠粘膜上皮细胞)两边的液体压力差,如果肠腔压力超过毛细管的压力。水分就可以滤入血液。(2)渗透渗透压差,(3)扩散浓度差,如果膜(肠粘膜上皮细胞)两边的液体相等时,溶质就可以从高浓度的一边向低浓度的一边扩散。(4)易化扩散属于扩散的特殊形式,需要有细胞膜特殊蛋白质的参与。第40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主动转运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运输②耗能③载体第41页,共4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碳水化合物消化成单糖(主要为葡萄糖及少量果糖和半乳糖)后,以主动形式吸收。通过门静脉入肝,一部分合成肝糖原贮存,另一部分由肝静脉进入体循环,供全身组织利用。载体蛋白与各单糖亲和力及吸收速有肝静脉率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