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过敏性休克防范与应急处理.pdf

发布:2025-03-28约4.1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选文档

一、药物过敏性休克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已知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患者,

禁用该药物(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IT行脱敏注射除外)。

(2)正确实施过敏药物试验。

(3)过敏试验阳性者,报告医师,并在床头卡、医嘱单、三测单、治疗卡及病例历夹

封面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床头挂醒目的过敏试验阳性药物标志,并告知患者和家属。

(4)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反应,警惕过敏反应的延迟发生。

[处理措施]

(1)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师和护士长。

(2)将患者立即平卧,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做好气管插管和切开的准备工作迅速建

立静脉通路。

(3)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活性药、抗组胺类药等。

(4)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等变化,注意保暖。患者未脱

离危险时不宜搬动。

(5)发生呼吸、心脏骤停时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6)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

(7)6小时内完善抢救记录。

[应急处理程序]

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平卧、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师、护士长––开放呼吸

道、吸氧、维持有效通气,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注射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遵医嘱给

药,解除支气管痉挛、维持有效循环––心搏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记录,安抚患者及家属––告知患者今后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1/4

精选文档

二、输液反应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质量检查严格检查药物及输液器具有的质量。

(2)合理用药一瓶液体中尽量避免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特殊用药,两瓶之间连续静

脉输液时,使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药物相互配伍或避免其他原因造成的药物沉淀或结晶。

(3)减少微粒计划配药,选择大小合适的注射器抽吸药物尽可能避免反复穿刺胶塞,

减少药液中微粒的产生,现配现用。

(4)环境适宜配药应在治疗室进行,减少人员流动。

(5)操作规范输液治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原则及输液操作规程。

(6)遵医嘱或根据患者年龄及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处理措施]发生输液反应后,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报告医师和护士长,迅速对症

处理,尽量避免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1)发热反应根据病情轻重,选择相应的处理措施。

1)减慢输液速度、保暖。

2)对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及时对症处理

3)严重者,立即停止该药物输入,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保留输液器具和剩余药液备查。

4)遵医嘱抽血做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5)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及时完善各项记录。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剩余药物及输液器具进行封存,双方签字并

送检。

7)及时报告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

(2)急性肺水肿

1)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

2)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高浓度吸入经过30%–50%以上湿化处理的氧气,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轻缺氧症

状。

4)遵医嘱给药。

5)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及时完善各项记录。

[应急处理程序]

(1)发热反应应急处理程序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

师、护士长––遵医嘱给药––监测生命体征和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各项记录––保留输

液器和药液––必要时封存、送检––报告相关部门。

(2)急性肺水肿应及处理程序立即停止或减慢输液––协助患者取端坐位––报

告医师、护士长––遵医嘱给药吸氧等处理––监测生命体征和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各项

记录。

2/4

精选文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