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年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00年版
?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000年5月24日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随着强化食品与营养补充剂的发展,对营养素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欧美各国提出/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0这一新概念以替代RDA。中国营养学会于1998年成立了制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专家委员会,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2000年5月由常务理事会通过了此参考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ChineseDietaryReferenceIn-takes,DRIs)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1 平均需要量(EstimatedAverageRequirement,EAR)
EAR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群体中半数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而不能满足另外半数个体的需要。
EAR是RNI的基础,如果个体摄入量呈常态分布,一个人群的RNI=EAR+2Sd。针对人群,EAR可以用于评估群体中摄入不足的发生率。针对个体,可以检查其摄入不足的可能性。2 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NutrientIntake,RNI)
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它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RNI是健康个体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目标,个体摄入量低于RNI时并不一定表明该个体未达到适宜营养状态。如果某个体的平均摄入量达到或超过了RNI,可以认为该个体没有摄入不足的危害。
3 适宜摄入量(AdequateIntake,AI)
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AI应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显著高于RNI。
AI主要用作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同时用作限制过多摄入的标准。当健康个体摄入量达到AI时,出现营养缺乏的危险性很小。如长期摄入超过AI,则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4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UperIntakeLevel,UL)
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似不至于损害健康。
UL的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避免发生中毒。当摄入量超过UL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会增加。在大多数情况下,UL包括膳食、强化食物和添加剂等各种来源的营养素之和。
表1 能量和蛋白质的每日推荐摄入量(RNIs)及脂肪供能比
年龄/岁 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4~ 18~
体力活动PALw 轻 中 重孕妇乳母 50~
体力活动PALw 轻 中 重 60~
体力活动PALw 轻 中 70~
体力活动PALw 轻 中 80~
男 4.605.025.646.066.707.107.537.948.368.8010.0412.00 10.0311.2913.38 9.6210.8713.00 7.949.20 7.948.807.74
能量的RNIs/(MJ/kg#d)#
女
* 0.4(95)(1100)4.40(1200)4.81(1350)5.43(1450)5.83(1600)6.27(1700)6.67(1800)7.10(1900)7.53(2000)7.94(2100)8.36(2400)9.20(2900)9.62 (2400)(2700)(3200) (2300)(2600)(3100) (1900)(2200) (1900)(2100)(1900)
8.809.6211.30+0.84+2.09 8.008.369.20 7.538.36 7.108.007.10
(1050)(115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200)(2400) (2(2(2(+(+100)300)700)200)500)
蛋白质的RNIs/(g)*男女1.5~3.0(g/kg#d)353540404545505055555555606065656565706575758580 758090
657080
+5,+15,+20v
+20
脂肪占能量百分比/(%)
35~40
30~35
25~30
25~3020~30
20~30
(1900)(2000)(2200) (1800)(2000) (1700)(1900)(1700)
756520~30
756520~30
756520~30
注:#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