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公开课).doc

发布:2018-05-11约3.9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公开课)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公开课)”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设计 第五章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教材分析】 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运输 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 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 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 本章的编写就是选择了交通运输这一最重要的地域联系方式进行要点的讲授。 本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通过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的比较,阐述了现代交通 运输的主要发展趋势,并选取了“南昆铁路建设”等案例来说明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但教材内容较少,单纯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 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对交通的区位因素分析等内容进行深化。 【课标分析】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学情分析】 首先,“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是初中教材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小,学生对身边的各种交通运 输方式和布局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其次, 通过将近一年的高中地理学习, 学生基本掌握了一般的读图、 分析图和相关资料,并从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方法,也具有开展一些简单调查研究的能力。因此,教师通 过展示教材案例,并进行相应知识的引导和方法的点拨,学生应该容易掌握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基本特点,可以对不同运输需求提出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建议。 2. 了解我国当代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当中涉及到的交通运输网。 过程与方法 1. 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引入地理学知识,对其无序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和提升。 2. 用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社会中的现象——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交通工程项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 理解南昆铁路的修建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难点 1. 根据所需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2.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表法、对比分析法、启发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 同学们,去年网络上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么大家究竟想去哪里 看一看呢? [请一个学生回答 ][学生说出某个地点以后 ][师:要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呢? ][学生回答 ] 看来我们的出行有很多的交通方式可供选择,那么,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呢?交通运 输在某个地域布局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今天, 我们通过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 和布局,来解答这些问题。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段,了解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板书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 五种交通方式及其特点 [点拨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方式从手提肩扛、牲畜驮运,发展到了 现代化的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从古至今,交通运输方式的运量、速度、效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渡 ]那么,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各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78页表 5.1, 进行分析, 请同 学回答。 [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回答 ]略 [过渡 ]我们已经了解了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下面再从运载量、基建投资、运价、速度、连续性 和灵活性等经济技术方面的特征,进行排序比较。 [过渡 ]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我们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那么联系实际, 如果你要出行, 要运送货物,会选择什么交通方式? [板书 ]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点拨 ] 航空运输一般是运送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公路运输一般是运送短途、量小、容易死亡或 变质的活物、鲜货,而远程、量大、不急需的货物一般是选择铁路运输或水路运输,管道运输则是运送 流体、气体货物。总的来说,在对货物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间、物品价值大小、重量、运 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多、快、好、省”,而人们出行往往考虑的是价格、安全、 时效、目的等。 [练习 ]根据以上原则,请同学们为下面的活动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1. 从厦门到北京开会,下午必须赶到。 2. 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3. 从太原运 500吨煤炭到武汉。 4. 从巴西到上海运 30万吨铁矿石。 5. 从胜利油田运送 20吨石油到南京。 6. 从东山岛运 10斤海鲜到云霄县城。 [点拨 ][以小故事串联起来 ] 1. 从厦门到北京开会,下午必须赶到。(航空) 2. 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河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