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月光曲教案公开课.doc

发布:2018-09-29约2.9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月光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幽静、纯熟、清幽、陶醉、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由音乐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导入设计——解题——整体感知——具体研习——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教学难点: 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初步学习分辨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 教学方法: 为了紧扣大纲,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针对高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的要求,我指导学生采用课前预习法、课堂质疑问难法、合作学习法、想象入境法、课后延伸法、,让学生在读、思、评、议、悟的过程中学习课文。 教学用具: ? 幻灯片、《月光曲》的 HYPERLINK /yinyue/ \t _blank 音乐、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这首动听的乐曲,你有什么感受?……我们都被它陶醉了,这就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谱写《月光曲》。(板书:月光曲)如此优美动听的曲子,他是怎样谱写而成的呢?这里面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你们想听这个故事吗?(师配乐讲故事) 2、你对谱写月光曲的作者贝多芬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介绍贝多芬基本情况,老师根据情况进行补充) 生:……(师出示贝多芬的相关情况) 师:看来这位同学课前预习十分详细!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出示自学内容 师:现在,同学们一遍默读课文,完成导学稿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2、检测自学情况 师: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自主学习情况呢? 三 读中感悟,了解创作过程 1、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读第二自然段,此刻发生了什么?】 ??? (1)贝多芬先生为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为什么引起他的注意?) ??? (2) 在这幽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 小结: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和疑问的心情,贝多芬最终走进姑娘家,为姑娘弹曲子。 2、贝多芬最终走进了这间小屋,他看到了什么? (1)引导读第四自然段。 (2)找出表示兄妹俩生活贫穷的词语? 除了看到他们贫穷的生活状态,还看到了什么? (3)货到股市的前面,贝多芬听到了断断续续的琴声,这琴声为什么会断断续续呢? 3、分角色读5、6自然段(音乐起) (1)当贝多芬倾情地为姑娘弹完这首姑娘弹过的曲子后,盲姑娘是怎样的表现?(激动)她说了什么?【师:(出示) “弹得多纯熟啊(ua)!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2)理解“您,您”的不同含义和语气,并知道朗读! (3)盲姑娘怎么知道弹琴的人是贝多芬呢? 总结:在故事的前面,盲姑娘多么希望亲自贝多芬弹奏曲子,而现在贝多芬就站在她面前,正为他弹奏呢?她的心情十分(激动)。然给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一起来读一读! 4、贝多芬是怎样回答盲人姑娘的? 5、当时弹琴的环境如何呢? 总结:多么美好而清幽的月夜呀!正式这个美丽的夜晚让贝多芬有了创作的灵感,于是他借着清幽的月光有一次按起了琴键,此时他弹奏的这首曲子就是著名的《月光曲》! 7、(小声放音乐)默读第9自然段 (1)你们听了曲子是什么感受?(导学案合作探究两个小题)(汇报) 师:你能从文章中找到这些句子吗? (2)生找出后,让一生读,师生引读第九段。 (3)配上音乐和图片一起来感受一下! (4)尝试有感情地朗读,比比谁的朗读最精彩 A、这三个情景一样吗?有变化吗?分别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节奏来朗读呢? B、指名谈谈并分别试读,师生评价。 C、激励学生间进行比赛、挑战,入情入境地读,美美地读。(音乐起) D、激情朗读,再现情景 让我们用充满激情和变化的朗读来再现这些美妙的情景吧。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和图片。(配上《月光曲》音乐和三个情景相应图片) (5)、理解联想及其产生的原因 A、这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情景真的是皮鞋匠亲眼见到的吗?这月亮的升起,升高,这海面由微波粼粼变得波涛汹涌,真的是刚才发生的事实吗? B、哪些句子所写的内容是联想?哪些是写实?请分别用“___”和“ ”勾出来。 (6)小结:通过学习,在你心中,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拓展延伸 1、听贝多芬另外一首著名的乐曲《命运交响曲》,听着音乐,你的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