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园体育休闲环境满意度研究》开题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 上海市公园体育休闲环境满意度研究
学 号 ×
学 生 ×
专 业、年级 ×
所 在 院 系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指 导 教 师 ×
选 题 时 间 ×年× 月
一、研究背景、意义
1. 研究背景
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激烈竞争成为社会活动的基本元素,这种加速的工作生活状态使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人们陷入极度紧张之中。所以,人们需要缓和紧张的心态,需要消除焦虑的心情,需要调节压力的环境。而体育公园作为全民健身、居民休闲运动的主要场所,是城市休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载体,是人们缓解压力、调节心境、运动健身的主要场所之一。
在现代的城市设计理念中,“人”始终是应该放在核心的。设计上首先要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运动需求,因地制宜,追求人性化设计,与环境和文化紧密结合,利用园林造景手法,既讲其运动的功效,又要追求健康运动空间景观的简洁而美观的艺术效果,并与城市规划及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使之成为都市园林中有机的组成部分和新的内容,创造更富有活力和亲和力的各类健康运动空间。
研究意义
本研究紧扣运动、休闲、健康、生态的时代主题,探讨市民对城市公园体育场地的使用特点及其满意度,为优化公园中的体育场所建设,强化公园的体育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对建设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体育景观设计和体育公共服务网络化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研究进展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体育公园的概念,早期人们对一些设有简陋体育设施的场地进行绿化,后来逐渐发展到从建筑稠密的城市中心划出一小块土地设置体育设施。而在我国,根据建设部城建司1994年印发的《全国城市公园情况表》和有关资料,其中关于体育公园的设定为:以突出开展体育活动,如游泳、划船、球类、体操等为主的公园。并具有较多的体育活动场地及符合技术标准的设施。该类公园应保证绿地与体育场地的平衡发展。
国外的公园体育场所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在各个方面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国外体育场所提供的休闲体育服务在满足人们不同的体育需求方面更加完善。但由于社会经济体系和文化价值的差异,西方社会的休闲模式并不能为中国照搬。我国要加快公园体育场所的发展,就要加强对休闲体育项目与休闲体育服务的调查研究,其中就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的人群对公园体育场所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使上海公园内设置的体育项目设施实行优化配置,同时处理好人们的需求和体育公园所提供的服务之间出现的矛盾,尽量满足各类人群体育健身的需求。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公园体育休闲环境满意度的调查,为上海公园能更好地为人们的需求提供服务,同时为上海公园中体育场所的发展方向、定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上海市体育公园的持续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论文与设计构思/调研与构想
研究目标
论文从体育场地使用者角度入手,通过调查对公园使用者上海城市公园中的体育场所的使用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使用人口统计学特点,使用方式等,调查人们使用过程中的物质需求,为上海公园体育运动场所的优化建设提供支持和参考。
研究内容
1 调查使用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年龄\性别等)
通过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公园使用者的调查,从而分析出不同阶层的使用者对于公园体育场地使用情况。
2 公园体育场地的特点(分布\大小\设施类型数量等)
从公园体育场地的特点上研究什么样的公园才是真正适合人们健身的户外场所,同时对城市公园中的体育场地的规划设计听到理念与原则进行总结归纳。可以提出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管理措施中应该注意的一些要点。
3 使用情况和满意度(是否满足运动需求,各种设施是否满足需求,总体评价)
从使用情况和满意度出发,也是真正从大众的需求出发,了解到当前的公园体育场地是否能满足人们的体育活动的需求。解决“人”与运动的问题,能更好的帮助指导公园体育场地的建设,更好的发挥体育锻炼的功能。
拟解决关键问题
1.从景观设计、环境心理学交叉学科知识研究公园体育场地的使用情况。
2.目前上海公园中体育场所中的一些现状及建议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访谈与实地观察方法,从环境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景观规划设计学和生态学角度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