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pdf

发布:2017-04-28约4.38万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 —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 一、总体要求 投资是企业为了获得收益或实现资本增值向被投资单位投放资金的经济行为。企业对外 进行的投资,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性质上划分,可以分为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等。权 益性投资按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对子公司投资、对合营企业投资和对联 营企业投资等。《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一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本准则”)规范了符合 条件的权益性投资的确认和计量。其他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一一金融工具确认 和计量》 (以下简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等相关准则。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范的权益性投资不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如 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持有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规定以公允价值 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这类金融资产即使符合持有待售条件 也应继 续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投资性主体对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子公司的 权益性投资,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长期股权投资的披露,适用《企 业会计准则第 41 号一一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一般而言,企业对外投资的法律形式要件都体现了其实质的投资意图和性质。然而,在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投资模式日趋多元化 除传统的纯粹债权或者纯粹权益投资外, 不少企业的投资模式同时具备债权性投资和权益性投资的特点,增大了识别和判断的难度。 例如,A 公司于 2011 年 1 月出资 12 亿元对 B 合伙企业进行增资,增资后 A 公司持有 B 合伙 企业 30%的权益同时约定 B 合伙企业在 2011 年 12 月 31 日、2012 年 12 月 31 日两个时点分 别以固定价格 6000 万元和 1.2 亿元向 A 公司赎回 10%、20%的权益。上述交易从表面形式看 为权益性投资,A 公司办理了正常的出资手续,符合法律上出资的形式要件。然而,从投资 的性质而言,该投资并不具备权益性投资的普遍特征。上述 A 公司的投资在其出资之日,就 约定了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退出,退出时间也较短(全部退出日距初始投资日也仅有 2 年)。从风险角度分析,A 公司实际上仅承担了 B 合伙企业的信用风险而不是 B 合伙企业的 经营风险,其交易实质更接近于 A 公司接受 B 合伙企业的权益作为质押物,向其提供资金并 收取资金占用费,该投资的实质为债权性投资,应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等相关准则 进行会计处理。 1 二、关于适用范围 明确界定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是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正确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根据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控制,是指 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单位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 能力运用对被投资单位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关于控制和相关活动的理解及具体判断,见 《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一一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及其应用指 南(2014)的相关内容。 (二)投资方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且对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享有 权利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 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关于共同 控制和合营企业的理解及具体判断,见《企业会计准则第 40 号一一合营安排》(以下简称“合 营安排准则”)及其应用指南(2014)的相关内容。 (三)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