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系统清洗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反渗透装置
清洗方案
一、 系统简介及设备现状
1.1 工艺系统流程
原水→原水池→原水泵→板式换热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过滤水池→增压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一级反渗透→中间水池→二级增压泵→高压泵→二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产水池→混床进水泵→混床→除盐水箱→供水泵→用户点。
工程采用2套出力为54m3/h的一级反渗透处理膜组,每套有9支乐普压力容器按2:1方式排列,所有压力容器安装在一个滑架上;每个压力容器内装有6支美国DOW公司的BW30-400型反渗透膜,共计108支膜。
2套出力为45m3/h的二级反渗透处理膜组,每套有6支乐普压力容器按2:1方式排列,所有压力容器安装在一个滑架上;每个压力容器内装有6支,共计72支膜。
一级、二级共计RO膜180支
1.2 原水水质
脱盐水原水电导率为588μs/cm。水质见表1-1《水质分析报告》。
表1-1:水质分析报告
分析项目
mg/l
分析项目
mg/l
分析项目
mg/l
阳
离
子
K+
5.7
NO2-
0.016
总硬度
192.2
Na+
54.1
F-
0.56
永久硬度
84.6
Ca2+
39.9
I-
0.05
暂时硬度
107.6
Mg2+
22.5
负硬度
0.0
NH4+
0.13
PO43-
0.03
总碱度
107.6
总 计
446.9
H3BO3
0.31
游离CO2
6.6
阴
离
子
Cl-
81.5
Ag
0.005
CODMn
3.82
SO42-
87.2
Co
0.005
总余氯
0.06
HCO3-
131.2
Mo
0.003
悬浮物
0.0
CO32-
0.0
Se
0.001
ABS
0.05
NO3-
1.85
H2SiO3
7.4
分析项目
mg/l
有害组分分析
物性分析
Zn
0.02
Hg
0.0001
色度
--
Cu
0.02
TCr
0.002
浊度
--
分析项目
mg/l
分析项目
mg/l
分析项目
mg/l
Mn
0.01
Cr6+
0.004
嗅味
--
TFe
0.06
Pb
0.005
肉眼可见物
--
Li
0.01
Cd
0.001
Sr
0.17
CN-
0.001
Ba
0.047
酚
0.002
PH值
7.83
电导率
588.0
1.2系统出力及水质要求
产水流量 脱盐率 水回收率
一级反渗透装置: 54m3/h >97% 75%
二级反渗透装置: 45m3/h >97%
1.3系统现状
系统运行近期的运行数据如下:
1.4 系统分析
1.4.1水质分析
A由于使用的城市自来水,原水含盐量较低,在正确添加阻垢剂的状况下,一级反渗透装置发生结垢的可能较小,二级反渗透装置基本上不可能有结垢的发生;
B 由于使用的城市自来水,原水悬浮物、浊度较低,反渗透装置发生胶体、悬浮物类得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C 由于使用的城市自来水,自来水本身也经过杀菌处理,水中的细菌含量也较低,细菌污染的可能行较小,但随着管线距离的延长,亦存在细菌污染的风险。
1.4.2 工艺分析
A 根据系统工艺,在使用自来水为原水的状况下,系统设置了较为完善的过滤预处理系统,这样反渗透装置发生胶体、悬浮物类得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B 根据系统工艺,系统设置了活性炭过滤器及还原剂添加装置,这样自来水中的余氯将被活性炭过滤器先吸附,活性炭过滤器出水一般来讲是会有一定的细菌含量的,特别是活性炭失效后,活性炭过滤器将会变成细菌繁殖的温床。另外还原剂的添加也可能会使厌氧菌在水中产生。
1.4.3运行数据分析
A 根据系统运行数据,反渗透装置在2010年12月就开始发生污堵,在12月压差问题是通过控制浓水流量解决的,系统在12月的回收率较高,一级反渗透装置最高达到83%,二级反渗透装置最高达到97%,另外系统的流量变化较大,这样,系统存在结垢的可能。
B 根据系统运行数据,系统的压差上升较快,由于缺少段间压力的数据,也不排除系统一段污堵的可能。
1.4.4 系统污染原因总结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司认为系统存在复杂的混合污染,具体如下:
A 系统结垢:主要是由于回收率问题引起,
B 杂质污染:主要由于是初期调试管道的杂质、活性炭粉末及保安过滤器的好坏引起,
C 细菌污染:主要是由于活性炭的失效及厌氧菌的生成引起。
D 建议:在活性炭后投加非氧化性杀菌剂。
二、清洗方案的选择
2.1清洗的必要性
在膜表面沉积的污垢有很多种,他们会降低渗透水流量,使给水压力、压差或盐透过率上升,或者有时会同时产生这些不利因素。常见污染物有:碳酸钙垢;硫酸钙、硫酸钡、硫酸锶垢;水和金属氧化物垢(包括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