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手抄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立冬手抄报
篇一:立冬手抄报 您现在的位置: 立冬节气手抄报专题内容 感谢 3lian12 的投递 时间09:31 来源:
立冬节气手抄报专题内容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
三联阅读配图
一、立冬的意思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立,建始也 ,又说: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其实,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 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则 立冬为冬日始 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 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 小雪 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寒风乍起话立冬
农历十月,作为时气点的立冬,就在这个月份。它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 十月朔 、 秦岁首 、 寒 衣节 、 丰收节 等习俗活动。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其确定的依据现在是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准。在公历的11月7. 8日。此时,在北半球,正是 水结冰, 地始冻 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故或饿寇 的掠夺与侵袭,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 酬劳。
立冬习俗有的改了,也有沿袭至今的。卜岁霞浦叫 问苗 ,这天农民相率到龙首山的舍人宫田祖前卜问来年的丰歉,举行丰收联欢晚宴,有些乡村演戏谢神庆丰收。
立冬 日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 补冬 。畲族登山、巡田,到神庙卜岁称为 探宝。
二、立冬饮食调养
饮食调养要遵循 秋冬养阴 无扰乎阳 虚者补之,寒者温之 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 冬 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 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这里须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 属冬令,西北地区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 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除此之外,还要 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 延。故 冬令进补 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 进补 。
三、立冬民间习俗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 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 立冬补冬,补嘴空 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 春秋.盂冬》: 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 某日立冬,盛德在水。
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 乃赏死事,恤孤寡。
高诱注: 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
晋崔豹《古今注》: 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 子。
又 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在食俗方面,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立冬时,到市场买倭瓜,已很少见。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 馅,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 节 者, 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 好吃不过饺子 。同时,古代认为瓜代表结实,所以《礼记》中有 食瓜亦祭先也 的说法。冬 至,古有 冬至节 的风俗。冬至也叫 过小年 ,百官向皇帝朝贺,民间互相拜贺、宴请。普通百姓则食馄饨,象征咬破混沌天地,迎来新生。
而在我国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