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西梅标准体系总则》编制说明.pdf
团体标准《和硕西梅标准体系总则》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和硕县依据独特的气候、水土、光热资源优势,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重点突出、布
局合理”的原则,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制定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具体措施,在全县推广种植西梅。
目前,和硕县已形成了以曲惠镇、塔哈其镇、特里克镇、清水河农场、苏哈特、乌什塔拉为主的西梅种植
基地,西梅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种植农户500余户。从最初2004年的24个品种,200户尝试种植,经过多
年的试验,不断地疏密改造、优化品种、适应环境,最终保留了能适应和硕县本地种植的4个品种,主要有
理查德、大法兰西、小法兰西、女神。保留的4个品种都是抗寒、抗旱,适合在和硕县种植的品种,经过不
断改良后产量也令人满意。在种植过程中,为使种植户更好规避市场风险,增产增收,和硕县鼓励积极采
取“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西梅以其较高的种植收益已日渐成为当地种植户增收致富的
重要渠道。不仅鲜食西梅成为了各地水果市场的宠儿,西梅干、西梅果酱的市场前景也非常巨大。
如今17年过去了,西梅也终于走过了漫漫实验培育期。无论是在产区规模还是产品质量方面都有了大
幅提升,产品主要远销到长沙、广州、成都、北京、上海、浙江等地。但是一直没有形成一套涵盖产地环
境、投入品、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安全、加工、包装、运输、贮藏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没有将多年的
种植管理经验提炼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技术标准。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区知名度,打造品牌影响力,突出和硕县种植西梅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硕县林
业和草原局提出编制《和硕西梅标准体系》的思路,巴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巴州林业和草原局多次深入现
场开展调研,积极引导、全程跟踪,经多方考虑确定由和硕县华祥特色林果种植协会牵头,委托巴州恒实
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全程技术服务,启动了《和硕西梅标准体系总则》等6项相关标准的编制起草工
作。
二、标准编制的原则及主要编制过程
1、标准编制原则
(1)与现有标准的衔接。本标准依据GB/T12366和GB/T1.1的规定编制,涉及到和硕西梅生产管理
全过程的综合标准化工作应参考GB/T12366的规定,各单项标准的编制依据GB/T1.1的规则起草。
(2)注重行业应用现状和先进技术结合。根据新疆林果业行业发展趋势和现状需求,标准体系中不仅
纳入了现行有效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还结合和硕西梅的生产管理实际,拟制定团体标准6项。在制
修订标准时,主要兼顾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符合性,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贯彻国家强制性标准,与行业标准协调
一致,并就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广泛、细致的讨论;
二是适用性,充分考虑和硕县实际,以积极探索并规范促进和硕西梅各项技术标准的应用为目的,确
保制定的各项技术标准能够有效实施;
三是目的性,有利于推动和硕西梅产业的技术进步,带动和硕县西梅产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积极
助力和硕县西梅产业的提质增效。
2、标准的编制过程
《和硕西梅标准体系》共包含27项标准,其中自治区地方标准6项、团体标准6项、国家标准6项、行业
标准9项。《和硕西梅标准体系总则》是6项团体标准之一。
本标准由巴州恒实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硕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有关人员组成标准起草组。
起草组为了制定科学、先进、易操作的技术标准,收集了一些国家、行业及疆外地缘相近省区林果业相关
技术标准,查阅、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西梅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近年来新疆林果业的科技进步和
和硕西梅特色产业品牌创新、产业升级,整合了线下相关研究机构和种植户的公开资料,多次讨论修改并
向有关生产、销售、科研、管理单位征求意见,以便使标准内容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利于标准的推广实施。
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对标准进行了编写,形
成了《和硕西梅标准体系总则》标准的送审稿及编制说明。
三、主要技术指标内容的确定
体系内容的确定主要应考虑下列几方面的要求:
(1)符合和硕县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思路和提质增效的发展需求,积极推动西梅产业可持续发展,充
分发挥西梅产业在繁荣和硕县特色林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和作用。
(2)立足和硕西梅产业优势资源,以做强、做大和硕县西梅产业为目标,努力打造和硕西梅品牌,
提高和硕西梅的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提高和硕西梅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