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成都市污水处理厂设计-.doc

发布:2016-12-22约1.99万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 开 大 学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姓 名 学 号 年 级 专 业 指导教师 目 录 第1章 概述 1 1.1 城市总体规划 1 1.2 自然资料 4 1.3 受纳水体情况 5 1.4 设计任务及设计成果要求 6 第2章 厂址选择、建设规模与水质 7 2.1 厂址选择 7 2.2 建设规模 7 2.3 进出水水质 7 2.4 污水处理程度的确定 7 第3章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9 3.1处理工艺流程的选定原则 9 3.2 进水分析 10 3.3生物处理工艺方案比较选择 11 3.4前处理工艺选择 15 3.5总工艺流程图 16 3.6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17 3.7主要构筑物设计计算 3.8污水处理厂建(构)筑物尺寸 第4章 曝气池的设计与计算 17 4.1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及曝气池的运行方式 17 4.2进出水计算 24 第5章 污水处理厂高程计算 27 5.1 受纳水体水文资料 27 5.2污水处理高程 27 概述 1.1城市总体规划 1.1.1地理地貌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30°05 ′~31°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2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8万亩。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距东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属内陆地带。 成都市地质历史悠久,地层出露较全。全市地势差异显著,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364米,相对高度在1000米左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第四系冲击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地势平坦,海拔一般在750米上下,最低处金堂县云台乡仅海拔387米。 成都市东、西两个部分之间高差悬殊达4977米。由于地表海拔高度差异显著,直接造成水、热等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不仅西部山地气温、水温、地温大大低于东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间还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在成都市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这为成都市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1.2河流分布 成都市降水丰沛,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04.72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31.58亿立方米,过境水184.17亿立方米,基本上能满足成都市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用水的需要。主要特点:一是河网密度大。成都市有岷江、沱江等12条干流及几十条支流,河流纵横,沟渠交错,河网密度高达1.22公里/平方公里;加上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库、塘、堰、渠星罗棋布。2004年有效灌溉面积达34.5万公顷;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61.5万千瓦。二是水质优良。成都地处长江流域上游,河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地下潜流和融雪组成,在流入成都平原之前,河道主要在高山峡谷之间,受人为污染极小,因而水质格外优良,绝大部分指标都符合国家地面水二级标准的要求。 1.1.3城市规划 成都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西南地区的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9个区、4个县级市、6个县。全市土地面积12390平方千米。为了适应跨世纪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特修编1995-2020年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一、规划指导思想 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方针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根据成都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制定出分阶段发展规划。规划原则: 1、保持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2、合理使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大力保护耕地; 3、城乡一体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发展。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分三个规划层次:第一层次为中心城,面积为598平方千米;第二层次为中心城周边的4区、2县,面积为2662平方千米;第三层次包括规划范围内除一、二层次以外的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新津县、大邑县、蒲江县,以及双流县南部地区,总面积为9130平方千米。规划重点是第一、二层次构成都市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