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考试试题(答案).docx
儿科考试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下列哪项错误()
A.由上到下
B.由远到近
C.由粗到细
D.由低级到高级
E.由简单到复杂
答案:B
解析:小儿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所以由远到近是错误的。
2.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硬肿出现的顺序是()
A.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B.大腿外侧→小腿→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C.上肢→面颊→臀部→整个下肢→大腿外侧→小腿→全身
D.面颊→上肢→大腿外侧→小腿→整个下肢→臀部→全身
E.臀部→面颊→上肢→大腿外侧→小腿→整个下肢→全身
答案:A
解析: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硬肿出现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3.小儿腹泻时口服补液盐(ORS液)的张力是()
A.1/4张
B.1/3张
C.2/5张
D.1/2张
E.2/3张
答案:E
解析:口服补液盐(ORS液)配方为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枸橼酸钾1.5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其张力为2/3张。
4.婴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水量为()
A.110ml
B.120ml
C.130ml
D.140ml
E.150ml
答案:E
解析:婴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水量为150ml,以后每增长3岁减少约25ml/kg。
二、填空题
1.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______。
答案:婴儿期
解析:婴儿期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此期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等疾病。
2.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是______。
答案:1~1.5岁
解析: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大小以对边中点连线长度进行衡量,出生时约1.0~2.0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1~1.5岁时闭合。
3.新生儿Apgar评分的五项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心率、呼吸、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皮肤颜色
解析:新生儿Apgar评分是一种简易的临床上评价刚出生婴儿状况和复苏是否有效的可靠指标,通过对心率、呼吸、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皮肤颜色五项指标进行评分。
三、判断题
1.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应立即给予洋地黄类药物治疗。()
答案:正确
解析: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洋地黄类药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从而改善心功能,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所以应立即给予洋地黄类药物治疗。
2.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铁摄入不足。()
答案:正确
解析: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较大,如果铁摄入不足,如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等,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所以铁摄入不足是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3.小儿热性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小儿。()
答案:正确
解析: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小儿,主要与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发热等因素诱发惊厥发作有关。
四、解答题
1.简述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答案: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包括:
调整饮食: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以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但应根据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的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
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
药物治疗:
控制感染: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一般不用抗生素,应合理使用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制剂和黏膜保护剂。黏液、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根据临床特点,针对病原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微生态疗法: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袭,控制腹泻。常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制剂。
肠黏膜保护剂: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与肠道黏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强其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如蒙脱石散。
预防并发症:迁延性、慢性腹泻常伴有营养不良和其他并发症,病情较为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积极寻找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切忌滥用抗生素,避免顽固的肠道菌群失调。
2.简述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