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溺水的应急救护_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6-11-20约1.7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溺水的现场急救 卫生部发布的数字显示: 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卫生组织估计实际数字可能高一倍。 全国每年有16000名中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事故或食物中毒等。溺水和交通事故居意外死亡前两位。 残酷的事实 2013年4月19日晚,《中国星跳跃》节目某游泳馆,释小龙随行人员溺水身亡 2013年8月7日下午,浙江某地5名男孩到江边玩耍,不幸溺水身亡。 惨痛教训 本节授课内容 2 1 溺水死亡的因素 2 下水救人原则 3 溺水为何先CPR而不控水 4 预防溺水 溺水的死亡三因素 1 窒息缺氧 2 呼吸心跳停止 3 脑死亡 救人四优先 ★ 岸上优先 ★ 工具优先 ★ 团队优先 ★ 信息优先 (求助优先) 没有水中优先的原则 救人基本原则 工具优先:物援法 深吸气后,头后仰,放松肢体,双手摆成大字形。不挣扎,在水中保持平衡,口鼻先浮出水面,可呼吸和呼救。 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是致命的错误。 自救方法:踩水、仰漂 互救原则 立即大声呼喊“救命”,以引人注意,共同救援,并拨打“110”、“120” 就近寻找救生器材,如救生圈、救生衣、绳索、竹竿、浮板等,将其抛给溺水者,指导溺水者使用救生器材。 水中进行人工呼吸 上岸后伤病员应尽量保持标准的侧卧位,头部位置恰当,使口鼻能自动排出液体。 立即心肺复苏 注意保暖 溺水的现场救护 ?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或玩水,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不要在水边嬉戏,以免发生危险或失足落水。 预防溺水 下水前先做伸展运动暖身,并淋浴做好个人卫生后方能下水。 生病、精神和情绪欠佳时不可下水。 预防溺水 在水里不宜停留太久,以免过度疲劳,通常半个小时左右即可上岸休息,以恢复体温。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 预防溺水 酒后、过饿、过饱等都不宜下水 不要在温差太大(水温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下游泳 预防溺水 勿过于激烈运动或远离岸边游泳,以免抽筋造成意外。 不明水域不可贸然下水或跳水,以免造成溺水或意外伤害。 预防溺水 不搭乘超载的船只 从事水上活动应穿救生衣,以维护自身的安全。 预防溺水 在深水区不要用充气式浮具玩水(如游泳圈、泳床等),有时会因漏气或脱落而发生溺水。 在设有救生员值勤的水域活动,听从指导不要超越警戒线。 预防溺水 在设有警示标识之处,或围有栏杆、篱笆等具有危险性的水域,要遵守安全警示不得下水。 不在水井口或家中水缸、 澡盆旁嬉水玩耍。 预防溺水 不到工地水坑、水塘、水库、楼顶水塔、水池、江河、小溪等不明水情的地方玩水; 不在台风天、暴雨天、风浪大时玩水,以免发生意外。 预防溺水 水底常有易滑溜的石头,在水中行走,应注意安全,避免滑倒。 被水冲走时,身体应保持仰姿且脚在前、头在后,才能看清前方情况,预先做好安全措施。 预防溺水 游泳时要 注意 忠告 儿童防溺小结 总结:预防溺水的措施 不要私自外出游泳,尤其是单独外出游泳; 不要在不明水情的状况下跳水和潜水; 不要在精神、身体不佳和自然条件不好时游泳; 学会游泳,掌握溺水后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表现: 1、人全身浮肿,紫绀,双眼充血 2、口鼻充满血性泡沫、泥沙或藻类 3、手足掌皮肤皱缩苍白,四肢冰冷,昏迷 4、瞳孔散大,双肺有罗音,呼吸困难,心音低且不规则,血压下降,胃充水扩张 5、恢复期则可能出现肺炎、肺脓肿。 表现: 1、人全身浮肿,紫绀,双眼充血 2、口鼻充满血性泡沫、泥沙或藻类 3、手足掌皮肤皱缩苍白,四肢冰冷,昏迷 4、瞳孔散大,双肺有罗音,呼吸困难,心音低且不规则,血压下降,胃充水扩张 5、恢复期则可能出现肺炎、肺脓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