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规范化培训理论试题及答案.docx
肠内营养规范化培训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哪种不属于肠内营养制剂的类型()
A.整蛋白型
B.短肽型
C.氨基酸型
D.脂肪乳剂型
答案:D。肠内营养制剂主要包括整蛋白型、短肽型、氨基酸型等。脂肪乳剂型是肠外营养中提供能量的一种制剂,并非肠内营养制剂类型。
2.肠内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是()
A.鼻胃管
B.鼻空肠管
C.胃造瘘
D.空肠造瘘
答案:A。鼻胃管操作相对简单、经济,是肠内营养支持最常用的首选途径。鼻空肠管适用于胃功能不良等情况;胃造瘘和空肠造瘘一般用于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且不能经鼻置管的患者。
3.肠内营养输注过程中,为预防误吸,床头应抬高()
A.15°20°
B.20°25°
C.30°45°
D.45°60°
答案:C。床头抬高30°45°可有效减少肠内营养输注过程中误吸的发生,利用重力作用使胃内容物顺利排空,降低反流的风险。
4.以下关于肠内营养制剂的储存,说法错误的是()
A.应在干燥、阴凉处保存
B.已开启的制剂应在24小时内用完
C.未开封的制剂可在常温下无限期保存
D.按照有效期先后顺序使用
答案:C。未开封的肠内营养制剂有一定的有效期,不能在常温下无限期保存,应在有效期内使用。A选项,干燥、阴凉处保存可保证制剂质量;B选项,已开启的制剂易受污染,需在24小时内用完;D选项,按有效期先后顺序使用可避免制剂过期。
5.肠内营养开始时的滴速一般为()
A.2050ml/h
B.5080ml/h
C.80100ml/h
D.100120ml/h
答案:A。肠内营养开始时应采用低剂量、低速度输注,滴速一般为2050ml/h,然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速度和剂量,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填空题
1.肠内营养制剂的三大营养素是()、()、()。
答案: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身体组织修复和生长的重要原料;脂肪也是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同时还具有其他生理功能。
2.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主要包括()、()、()、()。
答案:机械性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机械性并发症如管道堵塞、脱出等;胃肠道并发症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代谢性并发症包括高血糖、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感染性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等。
3.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肠内营养支持,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等。
答案:胃肠道功能、营养状况、疾病状态。胃肠道功能是决定能否进行肠内营养的关键因素,若胃肠道功能严重受损则不适合;营养状况可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营养支持;疾病状态如某些疾病可能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有影响。
4.肠内营养制剂的渗透压一般分为()、()、()。
答案:等渗、低渗、高渗。等渗制剂对胃肠道刺激较小;低渗制剂相对较少;高渗制剂可能会引起胃肠道渗透压改变,导致腹泻等不良反应。
5.肠内营养输注方式有()、()、()。
答案:一次性投给、间歇性重力滴注、连续性经泵输注。一次性投给是将一天的肠内营养量在短时间内一次性注入,适用于胃功能良好且耐受性好的患者;间歇性重力滴注是将营养液通过重力作用在一定时间内分次滴入;连续性经泵输注能更精确地控制输注速度和量,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三、判断题
1.只要患者有营养需求,就可以立即开始肠内营养支持。()
答案:错误。在开始肠内营养支持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是否存在肠梗阻等禁忌证等,不能仅根据营养需求就立即开始,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2.肠内营养制剂的浓度越高,提供的营养就越好。()
答案:错误。过高浓度的肠内营养制剂可能会引起胃肠道渗透压改变,导致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耐受和营养吸收,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调整浓度。
3.鼻饲管应定期更换,一般鼻胃管每周更换一次,鼻空肠管每4周更换一次。()
答案:正确。定期更换鼻饲管可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鼻胃管一般每周更换一次,鼻空肠管相对稳定,每4周更换一次。
4.肠内营养过程中出现腹泻,应立即停止肠内营养支持。()
答案:错误。肠内营养过程中出现腹泻,应首先分析原因,如可能是营养液温度过低、速度过快、浓度过高等,可通过调整相关因素来改善,不一定需要立即停止肠内营养支持。
5.肠内营养支持时,营养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840℃。()
答案:正确。适宜的营养液温度(3840℃)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避免因温度过低引起胃肠道痉挛、腹泻等,也防止温度过高烫伤胃肠道黏膜。
四、解答题
1.简述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答案: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包括:
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