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二.doc

发布:2018-08-12约5.9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 二 《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二) 点击:1051评论:0 2010年11月23日19:13作者:刘旺智词: 文字大小【大中小】【背景色】【可打印版本】【关闭窗口】 1.总结提炼出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学说的古代教育家是(B) A.朱熹B.王守仁C.韩非子D.黄宗羲 2.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传习录下·门人黄直录》)。体现出的教学原则是(D) A.可接受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3.凡授书不在图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体现的教学艺术是(B) A.自主学习B.量力而精C.愉快教学D.尊重个性 4.王阳明的心即理是指(D) A.内心的想法就是客观现实B.内心和外在相统一的的境界 C.客观现实受主观的制约D.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 5.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选读)其中重的正确解释是(B) A.重要B.严格C.以…为重D.重视 6.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原毁》选读)其中修的正确解释是(D) A.修养B.修身C.养性情D.进修,求上进 7.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原毁》选读)其中廉的解释是(B): A.廉洁B.少,低C.清廉D.廉政 8.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进学解》)最正确的大意是(C) A.做事选精当的事情,说话一定要有玄机。 B.记叙事情选最重要的,记叙言论掌握言外之意。 C.对记事之文一定提取它的要点,对言论之编一定勾划出它深奥的意义。 D.记事的人要选重要的人,写言论的人要有涵养。 9.韩愈在教育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著有论述教师问题的《师说》,目的在于(A) A.光复师道B.论述教师的价值 C.传授学习方法D.树立师德 10.传道、受业、解惑也的业指(C) A.事业B.学业C.古人六艺之业D.专业知识 1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揭示了(B)规律。 A.教育B.学习成败C.道德教育D.人的成长 12.对蒙养弗端,长益浮靡。(《朱子语类》)的正确理解是(A): A.儿童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B.成人对小孩的影响 C.小孩与成人道德教育的因果关系D.道德教育的任务有阶段性 13.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朱子语类》)提倡读书比较好的方法是(B) A.广闻博览B.熟读而精思C.多方汲取D.反复思考 14.朱熹认为的小学教育阶段,年龄段是(B) A.6-12岁B.8-15岁C.7-12岁D.5-12岁 15.朱熹认为的大学教育阶段,年龄段是(A) A.15岁以后B.15-20岁C.16岁以后D.18岁以后。 16.朱熹认为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A),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 A.教理B.认识事物C.传授科学知识D.明人伦 17.朱熹: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D) A.修身B.传授治国之道 C.传授家族礼仪D.为朝廷培养有用的人才 18.朱熹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是(C) A.明人伦B.明确伦理纲常C.居敬D.反省 19.朱熹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千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体现他主张的教学原则是(A) A.自动和适时的启发B.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 C.教人有序不可说等D.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 20.朱熹说: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体现他主张的教学原则是(D) A.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B.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 C.教人有序不可说等D.自动和适时的启发 21.朱熹说:圣贤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拨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功夫。若半上半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体现他主张的教学原则是(B) A.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B.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 C.教人有序不可说等D.自动和适时的启发 22.朱熹说:人而不学,则无以知其所当知之理,无以能其所当为之事。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习而不时,虽日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他强调了(A)的教学原则。 A.时习B.笃行C.博学与专精D.勇猛奋发 23.朱熹的教人有序不可说等的最准确理解是(C) A.不断努力 B.循序渐进 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