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火力发电厂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docx

发布:2025-02-03约7.19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DB21/XXXXX—XXXX

火力发电厂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资料、内容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火力发电厂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3522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

DL/T5158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

DL/T5507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基础资料及其深度规定QX/T423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报告编制

QX/T449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现场观测

QX/T469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总则

QX/T529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极值概率统计分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火力发电厂fossil-fuelpowerplant

利用可燃物(例如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3.2

气候可行性论证climaticfeasibilitydemonstrion

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等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活动。

[来源:QX/T469-2018,定义3.1]3.3

参证气象站referencemeteorologicalstation

气象分析计算所参照或引用的具有长年代气象观测数据的国家气象观测站。

2

DB21/XXXXX—XXXX

[来源:QX/T469-2018,定义3.2]3.4

专用气象站dedicatedmeteorologicalstation

为工程项目选址或者其建设项目获取气象要素值而设立的气象观测站。[来源:QX/T469-2018,定义3.3]

3.5

冻融交替循环次数cyclenumbersoffreezingandthawing

每年度逐时气温从+3.0℃以上降至-3.0℃以下,然后再回升到+3.0℃以上算1次冻融交替循环,按每年的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作为1个年度进行统计。

3.6

大气混合层高度atmosphericmixedlayerheight

大气边界层内由于动力或热力作用,上下层之间产生强烈的动量或热量交换,通常把出现这一现象的层称之为混合层,这一混合层伸展的高度称为大气混合层高度。

3.7

大气污染系数atmosphericpollutioncoefficient

某一地区某方位风向频率与该方位风速的比值,用来表示大气污染程度的大小。

4论证资料

4.1资料范围

4.1.1工程区域的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包括气象台站历史沿革资料,以及气温、气压、降水、相对湿

度、日照时数、风速、风向、地温、冻土深度、蒸发量、积雪深度等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观测数据。

4.1.2工程厂址周边气象灾害调查资料。

4.1.3如可能,宜整理工程专用气象站观测数据,以及与专用气象站观测同期的参证气象站数据。

4.2参证气象站选取要求

4.2.1参证气象站应与工程厂址处于同一气候区,下垫面特征相似,且距离较近。

4.2.2参证气象站历史资料年限一般不少于30年,计算工程气象参数重现期时应优先选择资料不少于

30年且观测时段连续的气象站。

4.3专用气象站观测内容和要求

4.3.1设站原则

场址与参证气象站地形、地貌、环境差异较大,参证气象站代表性不足时需现场设专用气象站观测。

4.3.2观测要素

地面站观测至少包括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湿球温度、风速、风向、气压、冻土深度。

塔梯度观测应根据工程实际高度和关键部位高度设定塔高度及观测层次,观测要素一般包括10、50米、关键部位高度以及最高处等层次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以及其中至少一个高度层的气压。

3

DB21/XXXXX—XXXX

4.3.3观测时间

观测时间不应少于1年,观测时段资料代表性不足或有效数据不满90%时,应延长观测。

4.3.4观测方法

观测场设置和观测、记录方法以及仪器性能须符合GB/T35221和QX/T449的相关要求,宜采取完全自动观测方式。

4.3.5观测资料应用

将专用气象站各要素实地观测值与参证气象站同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工程实地与参证气象站的差异,利用参证气象站长序列资料对基本工程气象参数进行修正。

5论证内容

5.1气候概况

5.1.1给出工程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主要分析工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