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Python快速编程入门教程(完整版).ppt

发布:2021-05-17约4.48万字共4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根据类创建对象的语法格式如下: 对象名 = 类名() 要想给对象添加属性,可以通过如下方式: 对象名.新的属性名 = 值 01 面向对象编程概述 02 类和对象 03 构造方法和析构方法 04 self的使用 05 运算符重载 03 构造方法和析构方法 构造方法指的是__init__方法。 当创建类的实例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调用构造方法,从而实现对类进行初始化的操作。 class Car: def __init__(self): self.color = 黑色 def toot(self): print(%s的车在鸣笛...%(self.color)) bmw = Car() bmw.toot() 当删除一个对象来释放类所占用资源的时候,Python解释器默认会调用另外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__del__( )方法。 __del__方法被称为析构方法。 01 面向对象编程概述 02 类和对象 03 构造方法和析构方法 04 self的使用 05 运算符重载 04 self的使用 在方法的列表中,第1个参数永远都是self。 self的字面意思是自己,我们可以把它当做C++里面的this指针理解,表示的是对象自身。 当某个对象调用方法的时候,Python解释器会把这个对象作为第1个参数传给self,开发者只需要传递后面的参数就可以了。 class Dog: def __init__(self, newColor): self.color = newColor def printColor(self): print(颜色为:%s%self.color) dog1 = Dog(白色) dog1.printColor() 示例: 01 面向对象编程概述 02 类和对象 03 构造方法和析构方法 04 self的使用 05 运算符重载 05 运算符重载 运算符重载是通过实现特定的方法使类的实例对象支持Python的各种内置操作 。例如:+运算符是类里提供的__add__这个函数,当调用+实现加法运算的时候,实际上是调用了__add__方法。 如果要导入模块中的函数,其格式如下:  模块名.函数名 在调用模块中的函数时,之所以要加上模块名,是因为多个模块中,可能存在名称相同的函数,如果只是通过函数名来调用,解释器无法知道到底要调用哪个函数。 from 模块名 import 函数名1,函数名2.... 导入某个模块中的函数,格式如下: 导入某个模块中的所有函数,格式如下: from 模块名 import * Python解析器搜索模块位置的搜索顺序: (1)搜索当前目录 (2)如果都找不到,会继续查看默认路径。 (3)搜索路径被存储在sys模块中的path变量 import sys print(sys.path) 下列命令可以输出搜索路径: sys.path输出是一个列表; 第一项输出的是当前目录,亦即我们执行python解释器的目录(对于脚本的话就是运行的脚本所在的目录)。 01 模块的基本使用 02 异常类 03 Python中的包 04 模块的发布 05 模块的安装 02 模块的制作 test.py def add(a,b): return a+b # 用来进行测试 ret = add(12,22) print(int test.py file,12+22=%d%ret) import test result = test.add(11,22) print(result) main.py 运行main文件时,发现运行结果输出了test.py中的测试代码。 python提供了一个__name__属性,每个模块都有一个__name__属性,当其值为‘__main__’时,表明该模块自身在运行,否则是被引用。 if __name__==__main__: ret=add(12,22) print(int test.py file,__name__is %s%__name__) 01 模块的基本使用 02 模块的制作 03 异常处理 04 模块的发布 05 模块的安装 03 Python中的包 为了组织好模块,通常会将多个模块放在一个包。 包是python模块文件所在的目录,且该目录下必须存在__init__.py文件(文件内容可以为空)。 package_a ├── __init__.py ├── mo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