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编写要求).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生产技术
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
效创建。稳定玉米生产。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
种植面积。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指出,保障重
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稳定粮食生产
中,写明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
广的支持力度。因此,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玉米/大豆间套
作的优势,稳定玉米产量,促进大豆生产,从而在有限而
珍贵的土地上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可持续
农业发展服务。
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将增加50%,全球粮食需求
将翻一番。通过合理的间套作,可以提高光、温、水、
气、肥等各项因子的利用效率,比单作得到更多的收获
量;投资风险小而且产值稳定;抑制杂草滋生和病虫害的
蔓延,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起到生态防治的作用;和改善
土壤理化性状等。在劳动密集的地方,还可以提高劳动就
业率。另外,间套作在一定程度上可调节粮油、粮棉、粮
果、粮蔬等之间的用地矛盾。因此,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
好间作优势及豆科植物生物固氮优势发挥农田生态平衡及
粮食产量潜力,近年来已成为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
1
重要模式。
进一步利用种间相互作用以及禾本科作物对土壤和肥
料氮素吸收利用能力较强的特点,辅之以合适的根瘤菌接
种,充分发挥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使两种作物在氮素利
用上占据不同生态位的优势得以互补,从而实现在不降低
产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的施用。
玉米/大豆、玉米/花生,及玉米/红薯等间作套种在新
乡和周边地区均有推广应用,随着小型化农机具的不断推
进,越来越受种粮大户所喜爱。但构建丰产增效种植模
式,加强农机农艺机械化配套和轻简化栽培技术方面的标
准尚未很好被推广利用。需要一套科学技术标准促进玉米/
大豆间作稳产增效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任务来源
2024年6月17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
《2024年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
市监〔2024〕88号),立项编号:20242110118。
(二)编制原则
1)适用性原则:本标准依据大豆-玉米间作的生长特
性,结合我省生态区划,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
存在问题,尊重当地耕作习惯,参照多年试验数据,经过
多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专家论证而进行编写,尤其对农机
农艺机械化配套和轻简化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要求,具有
2
很强的适用性。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的玉米/大
豆间作地区。
2)可操作性原则:本标准的编制先后征求了河南省农
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教学科研单
位专家的意见,征求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新乡市农
业技术推广站、许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南阳市农业技术
推广站等农技推广系统专家意见,同时在起草过程中也征
求了部分种粮大户和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意见,
可操作性较强,便于推广应用。
(三)编制依据
本标准的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管控标准
参考文献
[1]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2]GB10395.9农林机械安全第9部分:播种机
械
[3]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4]NY/T499旋耕机作业质量
[5]NY/T741深松、耙茬机械作业质量
3
[6]NY/T742铧式犁作业质量
[7]NY/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