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定标准》.doc

发布:2017-05-07约1.7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定标准》B1.1 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普通话水平逐步提高(12分) B1.1.1 教职员工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3分) 听课、问询、查验等级证书复印件等。 B1.1.2教师普通话水平等级均达到二乙及以上(3分) B1.1.3教学辅助人员普通话水平全部达三甲及以上(3分) B1.1.4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等级均达到二甲及以上(3分) B1.2 把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6分) B1.2.1在教学、教育活动中使用普通话(2分) B1.2.2在会议、集体活动中用普通话(2分) B1.2.3教职员与学生、教职员之间交谈时用普通话(2分) B2 学生 用语 规范 (17分) B2.1 在校内课堂内外说普通话(6分) B2.1.1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说普通话 3分 查阅资料、调查实证、测试听课。 B2.1.2在课外与教职员、同学交谈说普通话 3分 B2.2 在校外说普通话(5分) B2.2.1 50%以上的同学参加过校外普通话实践活动,趣味性强,有效果 2分 B2.2.2坚持在社会上、家庭中说普通话 3分 B2.3 普通话培训与达标(6分) B2.3.1参加各种形式的普通话学习与培训(3分) B2.3.2普通话均达到三级甲等及以上(3分) 评估 指标 评估要素 实施要求 评分标准 得分 评估依据 C 用 字 规 范 30分 C1 教师 用字 规范 (12分) C1.1 掌握汉字规范标准(6分) C1.1.1专任教师掌握汉字规范标准。(3分) 查阅资料、翻阅作业、教案、听课等。 C1.1.2语文教师熟练掌握汉字规范标准。(3分) C1.2 使用规范字 (6分) C1.2.1非语文专任教师板书、教案、批改作业和制作试卷的用字规范。(3分)每出现一个不规范字扣0.2分。 C1.2.2语文教师板书、教案、批改作业和制作试卷的用字规范。(3分)每出现一个不规范字扣0.5分。 C2 学生 用字 规范 (10分) C2.1 掌握规范汉字 (6分) C2.1.1 能辨认识字范围内的规范字的学生达到90%以上。(2分) 测试、座谈、查作业。 C2.1.2能正确书写所学的规范字(字形、笔画、笔顺正确,并有一定的速度)的学生达90%以上。(2分) C2.1.3作业、论文、答卷用字规范。(2分)每出现1个不规范字扣0.05分 C2.2 汉字应用能力 (4分) C2.2.1 小学五年级以上(含五年级)学生能辨别影视屏幕、图书报刊和商业活动中的不规范字(常用字范围内)。(2分) C2.2.2 小学五年级以上(含五年级)学生能在计算机上正确录入汉字,能查找语言文字网站,发送规范的汉语言文字邮件。(2分) C3 校园 用字 规范 (8分) C3.1 校园环境用字规范(4分) C3.1.1铭牌、标志牌用字规范。(2分)每出现一个不规范字扣0.5 分 C3.1.2电子屏幕、电化教学用字、校园网、板报、宣传栏等用字规范。(2分)每出现一个不规范字扣0.2 分 C3.2 公文、校报(刊)、公章等用字规范 (4分) C3.2.1公章、公文、校报(刊)用字规范。(2分)文头、封面、刊头每出现一个不规范字扣0.5分,内文出现一个不规范字扣0.1分 C3.2.2领导公务名片用字规范。(2分)每出现一个不规范字扣0.5分 评估 指标 评估要素 实施要求 评分标准 得分 评估依据 D 宣 传 及 特 色 20分 D1 宣传 活动 (10分) D1.1 4分) D1.1.1有经常性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阵地。如校园广播站、电视台、校报(刊)板报等。(2分) D1.1.2校园内有永久性的醒目语言文字宣传标语。(2分)D1.2 积极开展“推普”宣传活动(6分)D1.2.1每年一度的“推普周”有活动计划、总结。(3分)D1.2.2积极开展各项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活动。(3分)D2 特色 展示 (10分) D2 查阅文件、资料、听取汇报、座谈。 备注: 1、不规范字是指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错别字。学生作业中的不规范字不包括错别字。 2、标语、标牌、指示牌、名称牌、标志牌等校园中醒目处的不规范字还包括缺损字。 3、教职工指1954年1月1日后出生的。 本表评分满分为110分,其中“特色展示”项为加分项目。- 4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