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相位差测量详解.ppt

发布:2016-03-23约3.16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6章 相位差测量 6.1 概述 6.2 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 6.3 相位差转换为时间间隔进行测量 6.4 相位差转换为电压进行测量 6.5 零示法测量相位差 习题六 6.1 概述 在本章中,相位差的测量 是指测量同一频率的两信号 之间的相位差。 主要内容 一、相位差测量的应用 二、相位差的含义 三、测量方法 一、相位差测量的应用 主要研究网络相频特性,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二、相位差的含义 以正弦交流电压为例: 式中:Um为电压的振幅;ω为角频率; 为初相位 主要有以下四类: 6.2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 两种有实用意义的方法: 一、直接比较法 二、椭圆法 一、直接比较法 测量原理:将同频率ul、u2分别接到双踪示波器的Y1通道 和Y2通道 例1:如图所示,求两个同频率正弦信号的相位差。 例2:相位差测量:测两次时间间隔取平均值。 二、椭圆法 1.测量连线图: ②一般地,李沙育图形为椭圆,而椭圆的形状和两信号的相位差有关,基于此点用来测量相位差的方法称为椭圆法。 (a)椭圆图形 (b)相位差刻度板 3.校正系统固有相位差 6.3相位差转换为时间间隔进行测量 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的方法简便易行, 但测量准确度低。 θ—时间间隔转换法是把相位差转换为时间 间隔,先测量出时间间隔再换算为相位差。 相位差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推导 主要内容 一、模拟式直读相位计 二、数字式相位差计 一、模拟式直读相位计 测量原理: 相位差与平均电流的关系:成正比的关系 二、数字式相位差计 数字式相位差计又称电子计数式相位差计 1.测量原理与波形图: ①测量原理: 根据相位差公式: 应用电子计数器测量周期T和两同频正弦波过零点 时间差ΔT ,依上式换算为相位差。 ②原理波形图 2.实用电子计数式相位差计 ①测量方法的改进: ③测量误差: 与测量时间间隔的误差源相同,主要包括 标准频率误差、触发误差和量化误差。 量化误差Δn=±1所带来的相位误差: 例如,被测信号的频率f=10kHz,取b=1, fc=360×10× 10kHz=36MHz,则 ④优缺点: 优点—— 1)测量迅速,读数直观清晰。 2)可以测量两个同频正弦信号每一个周期的相位差,即“瞬时”相位。 3.平均值相位计: ①测量原理框图和波形 ②测量原理 4.校正 ①校正对象: 两个通道的不一致性而引入的固有相位差/相移 ②校正方法: ④自动校正原理框图 6.4相位差转换为电压进行测量 二、相位差—电压转换式数字相位计 一、模拟电表指示的相位计 2.鉴相器 差接式相位检波电路: 二、相位差—电压转换式数字相位计 2.原理波形图 6.5 零示法测量相位差 1.测量原理 零示法又称比较法,它是以一精密移相器相移值与被测相移值作比较,调节精密移相器使平衡指示器示零,则精密移相器表针指示的相移值就是两被测信号间的相位差值。 2.移相器 ①RC移相器 (a)低通滤波器:如图(a)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差为 (b)高通滤波器:如图(b)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差为 缺点:相移调节范围小,不同相移输出电压幅度不同 ②一种改进的RC移相器 SP3386型高精度通用计数器/相位计 习题六 p.191 6.2 6.3 RC低通 滤波器 已知: 结论: 滤波后的直流电压: 请思考:相位差刻度如何标定? ud(t) 鉴相器 1.原理框图: 1LSB=? ?Φ 相位差 电压 时间间隔 双稳 电路 数字式显示φ 滤波后的直流电压U0 相位差转换为时间间隔 整形 整形 微分 1LSB= Ug/360 Φ 抵消被测信号间的相位差 电压表 或电流表 或示波器 调节 相位差00~-900 相位差00~900 uo与ui之间的相位差 00~-1800 0~1 × 1012 计数测量 0~360 °(精度 0.05 度) 相位测量 20ns~7000s 测时范围 7ns~7000s 测周范围 9 位 / 秒 测频分辨率 ± 7 × 10-9 / 闸门 测量精度 30mVrms~1.5Vrms ( 正弦波 ) 动态范围 1.5GMHz~9GHz ?( 90 型) 100MHz~3GHz ??( 30 型) 100MHz~2.5GHz ( 25 型) 100MHz~1.5GHz ( 15 型) 100MHz~500MHz ( 05 型) 通道 3 100MHz~1.5GHz ( 90 型) 通道 2U 0.14mHz~150MHz 通道 1 和通道 2 频率范围 第6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