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表6-6 5min暴雨强度 设计重现期/a 1 2 3 /[L/(s·10)] 124 179 211 图6-9 天沟平面布置 (2) 天沟水流速度 6.3.5 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1.雨水斗2.连接管3.悬吊管4.立管5.排出管6.埋地管 表6-7 雨水斗的最大允许泄流量(单位:L/s) DN/mm 75 100 125 150 200 单斗系统 9.5 15.5 22.5 31.5 51.5 多斗系统 7 12 18 26 39 (2) 选择雨水斗 查附录6A中表6A-1的多斗系统,h5=60mm/h,选用DN=75mm的雨水斗。(3) 连接管管径 连接管管径与雨水斗直径相同,DN=75mm。(4) 悬吊管管径 为排水通畅,悬吊管坡度取0.010,管段1~2折算汇水面积为286.80m2,查附录6A中表6A-2,DN=150mm(182m2286.80m2536m2);管段2~3折算汇水面积为286.80×2=573.6m2,查附录6A中表6A-2,DN=200mm(536m2573.6m21156m2)。(5) 立管管径 立管汇水面积为478×4=1912m2,查附录6A中表6A-3,h5=60mm/h时,DN=150mm,流量满足要求(1140m21912m22520m2),但不满足立管管径不小于悬吊管管径的要求。 (6) 排出管管径 排出管管径与立管管径相同DN=200mm。(7) 埋地管管径 埋地管坡度取0.006,查附录6A中表6A-5(密闭系统),计算结果见表6-8。 表6-8 埋地管计算表 管段编号 / 坡度 管径/mm 最大允许汇水面积/ 5~6 1147.2 0.006 250 1539 6~7 2294.4 0.006 300 2503 7~8 3441.6 0.006 350 3777 8~9 4588.8 0.006 400 5392 图6-10 内排水系统图 6.3.6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1.压力流雨水斗的计算特性2.水力计算公式3.水力计算方法步骤4.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水力计算应符合的一些规定 1.压力流雨水斗的计算特性 (1)雨水斗的额定流量 表6-9列出了几种压力流(虹吸式)雨水斗的额定流量和斗前水深,表中列出的斗前水深,对于不同形式的雨水斗的含义是不同的。(2) 额定流量下雨水斗的水头损失与局部阻力系数 雨水斗的局部阻力系数因雨水斗的结构、尺寸、材质不同而有所差别。 表6-9 雨水斗的额定流量与斗前水深 雨水斗型号、规格 压力流(虹吸式)雨水斗 DN50 DN75 DN100 额定流量/(L/s) 6.0 12.0 25.0 斗前水深/mm 45 70 排水状态 淹没泄流 2.水力计算公式 (1) 沿程压力损失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一般使用内壁喷塑柔性排水承压铸铁管或钢塑复合管及承压塑料管等,其沿程压力损失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达西公式和汉森-威廉姆斯公式(6-5),建议采用第二种(2) 局部阻力损失 局部阻力损失用当量长度或局部阻力系数计算。 表6-10 国产虹吸式雨水斗的局部阻力系数 雨水斗型号 YT150 YG50 YT75 YG75 YG100 局部阻力系数 1.3 1.3 2.4 2.4 5. 表6-11 局部阻力损失系数 管件名称 内壁涂塑铸铁或钢管 塑料管 90°弯头 0.8 1 45°弯头 0.3 0.4 干管上斜三通 0.5 0.35 支管上斜三通 1 1.2 转变为重力流处出口 1.8 1.8 压力流(虹吸式)雨水斗 厂商提供 3.水力计算方法步骤 1)确认当地气象资料,如降雨强度和重现期。2)计算排水屋面的水平投影面积和汇水面积。3)计算各汇水面积的降雨量。4)确定压力流雨水斗的规格和额定流量,计算各汇水面积需要雨水斗的数量。5)确定雨水斗、悬吊管、立管和排出管(接至室外窨井)的平面和空间位置。6)绘制水力计算管系图。7)确定节点和管段,为各节点和管段编号。8)确定总高度和管道总长度。9)求每米管长允许的压力损失,i=H/(1.2~1.6)L 。 10)查诺模图估算各管段管径。11)确定水位高度,h1斗前水位高度,h2屋面或大沟底至立管顶点(转折点)的高度,H斗前水位至立管出口(非满流处)的高度。12)进行系统的水力计算:计算各管段的沿程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管段流速、各节点的压力。 1)无天沟的平屋面宜采用DN50型压力流雨水斗;同一悬吊管上接入的雨水斗应采用同一规格,其进水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2)悬吊管与雨水斗出口的高差应大于1.0m;雨水排水管道中的总水头损失与流出水头之和不得大于雨水管进、出口的几何高差。3)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不小于1m/s ,立管设计流速宜小于6m/s,最大不宜大于10m/s,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