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带答案.docx

发布:2025-03-25约8.09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倜傥(tǎng)静谧(mì)咄咄逼人(duō)

B.菜畦(qí)徘徊(huí)莅临(lì)人迹罕至(hǎn)

C.贮蓄(zhù)粗犷(kuàng)憔悴(cuì)恍然大悟(huǎng)

D.棱镜(líng)吝啬(lìn)确凿(záo)混为一谈(hùn)

答案:A

解析:B项“徘徊”的“徊”应读“huái”;C项“粗犷”的“犷”应读“guǎng”;D项“棱镜”的“棱”应读“lé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朗润烘托瞭亮花枝招展

B.静谧莅临干涩翻来复去

C.诀别分歧取决喜出望外

D.化装烂慢憔悴各得其所

答案:C

解析:A项“瞭亮”应为“嘹亮”;B项“翻来复去”应为“翻来覆去”;D项“化装”应为“化妆”,“烂慢”应为“烂漫”。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B.他的作文写得很细腻,描写人物真是栩栩如生。

C.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D.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答案:B

解析:A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在此处不恰当;C项“不可救药”指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用在迟到这件事上程度过重;D项“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含贬义,与语境不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文章通过回忆作者童年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段生活经历,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

D.《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她在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嘴巴也不能说话。

答案:B

解析:A项《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C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D项海伦·凯勒是在19个月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______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______人,______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A.管束宽恕体谅

B.管制体谅宽恕

C.管束体谅宽恕

D.管制宽恕体谅

答案:C

解析:“管束”指加以约束,使不越轨;“管制”指强制管理。结合语境,这里用“管束”更合适。“体谅”指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给以谅解;“宽恕”指宽容饶恕。先“体谅”别人,再“宽恕”别人,符合逻辑。所以选C。

7.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3)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A.反复比喻、排比拟人引用、比喻

B.排比比喻、排比比喻引用、拟人

C.反复比喻、拟人拟人引用、比喻

D.排比比喻、拟人比喻引用、拟人

答案:A

解析:(1)“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2)把“红的”“粉的”“白的”分别比作“火”“霞”“雪”,同时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3)“害了羞”把薄雪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4)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同时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运用了引用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8.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