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ppt

发布:2019-04-05约5.59千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3 组织机构及职责 5.3.1 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5.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5.4 预防与预警 5.4.1 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5.4.2 预警行动 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5.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   a)信息报告与通知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b)信息上报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c)信息传递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     5.5 应急响应 5.5.1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5.5.2 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5.5.3 应急结束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5.6 信息发布 明确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发布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 5.7 后期处置 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    5.8 保障措施 5.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5.8.2 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5.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5.8.4 经费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5.8.5 其他保障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5.9 培训与演练 5.9.1 培训   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5.9.2 演练 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5.10 奖惩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 5.11 附则 5.11.1 术语和定义     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     5.11.2 应急预案备案 明确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 5.11.3 维护和更新    明确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 5.11.4 制定与解释   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5.11.5 应急预案实施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    6 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6.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可能发生的季节及事故严重程度进行确定。 6.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明确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6.3 组织机构及职责 6.3.1 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6.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根据事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