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知识的培训教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目录
概述
用电安全基础
二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
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
四
电气灭火知识
五
一、概述
电能是现代化能源。电能具有便于输送、容易控制
用途广泛和利用率高的特点。电能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电能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潜在着危险的一面,如果我们缺乏安全用电知识,使用不当,电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使人体受到伤害,财产受到损失。
不论是工业、农业还是其它行业,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也不论是生产领域还是生活领域,都离不开电,都会遇到各种用电安全问题。(目前我们公司的用电基本情况)
二、用电安全基础
1、电工学原理
(1)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电流强度称为电流(单位)。电流所流经的路径即电路。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负载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其功能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换为电能(电池、发电机)。
在电路中,可将电压理解为提供电流的能力。工程上将电路的电压分成很多等级。500KV、200KV、10KV、0.4KV等都是我国常用的工频电压等级。就带电部位对地电压而言,对地电压250V以上的为高电压,以下为低电压。工频50V以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2)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表示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 I=U/R从欧姆定律可知,在电路中如果电压保持不变,电阻越小则电流越大;而电阻越大则电流越小。(3)三相交流电路一般使用的三相交流电是指三个频率和幅值相同、相位差1/3周期的正弦交流电。我国生活和办公用电都采用220V单相电压,生产动力用电一般为380V三相电压。
三相电的概念
1.导线切割磁场线会产生正弦感应电动势
2.三个线圈,在空间位置上相差120度角
3.感应出三个频率相同的三相正弦交流电
4.相与相之间的线电压为380v
5.相与中心线的相电压为220v
电源中性点的概念
中性点是指变压器低压侧的三相线圈构成星形联结,联结点称中性点,又因其点为零电位,也称零线端,一般的零线就从此点引出的。
三相五线制的概念及供电原理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把零线的两个作用分开,即一根线做工作零线(N),另外用一根线专做保护零线(PE),这样的供电结线方式称为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包括三根相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中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和低压电网的零线过长且阻抗过大时,零线将有零序电流通过,过长的低压电网,由于环境恶化,导线老化、受潮等因素,导线的漏电电流通过零线形成闭合回路,致使零线也带一定的电位,这对安全运行十分不利。在零干线断线的特殊情况下,断线以后的单相设备和所有保护接零的设备产生危险的电压
工作零线N和保护零线PE是分别敷设的,工作零线上的电位不能传递到用电设备的外壳上。
2、触电及触电急救
(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可以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类型。
电击
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内而造成的内部器官在生理上的反应和病变。如刺痛、灼热感、昏迷、呼吸困难或停止等现象。
电伤
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外伤。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人身触电事故往往伴随着高空坠落或摔跌等机械创伤。这类创伤不属于电流对人体的直接伤害,可称为触电二次伤害事故。
(2)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
电流强度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强烈,对人体的伤害就越大。
按照人体对电流的生理反应强弱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可将电流大致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流三级。当工频电流通过人体时,平均感知电流为1毫安,摆脱电流为10毫安,致命电流为50毫安。在一般情况下,可取30毫安为安全电流。
电流mA
通过时间
生理反应
0-0.5
连续通电
没有感觉
0.5-5
连续通电
有感觉、痛感,可摆脱
5-30
数分钟内
痉挛不能摆脱,呼吸困难血压上升,极限
30-50
数秒至数分钟
心跳不规则、昏迷、强烈痉挛,心室颤动
50-
数百
短于心率
强烈冲击但无心室颤动
长于心率
昏迷、心室颤动,有痕迹
超过
数百
短于心率
心室颤动、昏迷,有痕迹
长于心率
心脏停止跳动,昏迷,可能致命
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
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触电的后果也越严重。由于心脏在收缩与舒张的时间间隙(0.1S)对电流最为敏感,通电时间一长,重合这段时间间隙的可能性越大,心室颤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作用于人体的电压
触电伤亡的直接原因在于电流在人体内引起的生理病变,一般环境中的一秒钟安全电流可按30毫安考虑,人体电阻在一般情况下可按1000~2000欧计。由此可以计算出安全电压范围为0.03×(1000~2000)=30~60伏,所以,我国规定适用于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