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救援操作规程(佩戴空气呼吸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救援三脚架救援技术操作规程
——消防员佩戴空(氧)气呼吸器救援
一、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救援人员熟练掌握利用救援三脚架、绳索等器材,进入地下有限空间,将被困者安全、迅速救出的操作方法。
二、场地器材
选定一地下有限空间,在其开口部位设置长15米、宽10米的训练场地,距开口部位15米、12米、5米处分别标出起点线,器材线、作业线地下设置一名被困者,60公斤假人在器材线上放置救援三脚架及附件一套空气呼吸器7具,全身吊带7副,安全吊带(全身或半身)1副,30米静力绳3根(牵引绳1根、保护绳2根),安全钩20个,扁带5根,短绳3根,绳索护垫4块。
三、操作程序
2个救援作业组6名消防员和安全员在起点线处穿戴抢险救援头盔、抢险救援服、抢险救援手套(内戴医用手套)、抢险救援靴站成一列横队,出列,到,听到出列的口令,7名消防员答,是,并跑步至器材线处成立正姿势。准备器材,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消防员检查个人防护装备,作业人员穿戴全身吊带,佩戴空(氧)气呼吸器(可不戴面罩),安全员佩戴空(氧)气呼吸器面罩,做好防坠保护后携带气体探测仪,行进至开口部位对井口、井壁、气体等进行先期检查。1、2、3号员检查三脚架及其附件,4、5号员检查静力绳、安全钩、锚点附件等,6号员检查绳索护垫。做好操作准备,开始,听到开始的口令,1、2、3号员在器材线处架设救援三脚架,3号员在其顶部安装滑轮,1、2号员在救援三脚架支腿安装绞盘,并于顶部滑轮构成三脚架提升系统,救援作业组调整脚链和支腿高度并固定后,将整个系统移至开口部位适当位置,用短绳做好固定,4、5号员在适当位置设置2处锚点,利用扁带缠绕后连接安全钩,静力绳一端通过安全钩制作,意大利半扣(或其他止坠器材),另一端制作腰结或双股8字结,连接安全钩,建立绳索保护系统,分别对1、2号员实施保护,6号员用绳索护垫对开口部位实施保护,并协作3号员稳固救援三脚架系统,1、2号员佩戴空(氧)气呼吸器面罩,做好下井准备,3号员掌控绞盘,安全员对救援三脚架系统的稳固性、安全性进行检查,并对1、2号员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检查登记,1号员携带安全吊带、牵引绳(含安全钩),利用救援三脚架系统下架至井底,2号员同法下井,为被困者穿戴安全吊带,连接钢丝绳安全钩和井下牵引绳后,发出提升信号,提升过程中1、2号员在井底利用牵引绳控制被困者姿势,3号员操控绞盘平稳提升被困者,上升出地面开口部位后,6号员、安全员将被困者平移至地面,3号员利用绞盘将1、2号员依次提升至地面,4、5号员做好绳索保护,操作完成后,6号员举手示意喊,好,收操,听到收操口令后,消防员迅速将器材恢复原位,并在器材线处成立正姿势,听到入列的口令后,消防员跑步入列。
四、操作要求
1.救援三脚架系统设置必须构成完备、安全牢固、受力均匀。
2.锚点设置应牢固、可靠,可利用地形地物制作锚点。
3.提升和保护系统连接部件必须安全稳固,不得脱落。
4.保护绳、牵引绳应相对分开设置,操作中防止缠绕。
5.1、2号员上下井必须采用钢丝绳和保护绳双绳保护,3号员操控绞盘提升与下降过程要平稳。
6.4、5号员进行绳索保护时,采用腰部或肩部保护方式,并与开口部位保持适当距离。
作业过程中应明确通信联络方式(绳语、呼救器、骨传导通信装备等),保持通信畅通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