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角色游戏论文:幼儿教师介入角色游戏的不良倾向及改进策略.doc

发布:2016-12-14约小于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角色游戏论文:幼儿教师介入角色游戏的不良倾向及改进策略 [摘要] 在现实情形中,教师介入角色游戏的频率过高,会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对游戏活动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对不良倾向进行归纳,同时提出改进策略:以游戏者身份介入角色游戏,做一名合格的“旁观者”,充分尊重与满足幼儿的游戏意愿。 [关键词] 角色游戏 介入 不良倾向 改进策略 现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指导行为与幼儿的游戏发展、幼儿的游戏体验并不一定成正比,即并不是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指导的频率越高,幼儿的游戏热情就越高;教师参与幼儿游戏越积极,幼儿游戏发展得就越快。现实情形中,教师介入角色游戏的频率过高,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对游戏活动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教师介入角色游戏的不良倾向 1.提问变质问 2.提示成指示 3.鼓励偏说教 4.示范存不当 三、改进策略 教师介入角色游戏的不良倾向,成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教师不善于观察,不能真正了解实情,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二是教师没能充分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满足他们的需求,幼儿游戏意愿发生改变时,教师仍“一如既往”;三是教师对自身介入角色游戏中的所担任的角色定位不正确。 1.以游戏者身份介入角色游戏 1中将提问演变为质问,案例2中教师代替幼儿解决问题,案例3说教色彩浓重,案例4示范过难过繁幼儿无法模仿。 2.做一名合格的“旁观者” 3.充分尊重与满足幼儿的游戏意愿 2中,小可与小美当前的游戏意愿是坚持要让医生给孩子看病,而教师忽视了幼儿的实际需要,由提示变成了2中,如果教师顺从幼儿的意愿,走过去用手摸摸孩子的额头,说“哎哟,孩子的额头很烫啊,会不会是……”教师故作停顿,让孩子根据常识说出是发烧了。因为一般的孩子都有个发烧的经历,家长常常通过用手摸额头或脖子来感受是不是发烧;而且对于一般的发烧,家长也常常通过让孩子多喝温开水来降温。 参考文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