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试论医院信息系统下的统计工作.doc

发布:2025-03-27约1.7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2

PAGE3

试论医院信息系统下的统计工作

闫音

当前,医院管理正从过去的经验管理向现代化科学管理过渡,如果说医疗技术是医院赖以生存的基础,那么管理则是医院发展的动力。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信息的功能和效用,并以此为依据从事医院的医疗经营管理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卫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是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检验医院管理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医院原有的基础统计工作也面对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了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在为我们提供更方便、快捷统计信息资源的同时,对统计工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要强调的是信息系统下的统计工作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统计工作,而是以各种信息为内容的综合性的“大统计”,医院信息系统内容复杂、含盖量广,没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化制度,精确的基础工作流程,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就很难保证。因此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工作制度和科学的管理规范,明确责任,以使基础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取决于原始数据的质量,现在大多数医院在进行日、季目标管理考核或年度卫生统计资料汇审,所涉及到的许多统计指标其数据来源是病案首页资料。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病案就是获取第一手资料、评价医疗工作质量的源泉,是进行医疗统计分析和监督的依据。随着以病人信息为主线、以电子病历为目标的医院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挂号室、住院处、临床科室、病案室与统计室构成了联系整体,首页的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指标的准确性。统计人员要高度重视病案首页质量,制定一系列监控措施,指导临床医师规范疾病名称,纠正部分首页出院诊断选择错误或描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及时发现漏填、错填等情况,提高病案首页信息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信息系统下的统计数据质量。另外医院信息系统下强调的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是信息系统化建设的主体,应避免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处理与加工、分析那些不规范、无统计意义的数据。总之医院信息系统下的统计工作,不但要对统计数据进行终末质控,更要对数据采集过程的每一个数据采集点进行质控。

二、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医院统计工作模式、职能的转变

医院统计信息是医院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医院管理角度讲,医院统计信息是医院信息的主体,它直接为医院的科学管理决策服务,是医院实行质量化、现代化科学管理的依据。原有的统计工作范围主要是提供统计报表,这种传统经验的统计模式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和高科技信息时代已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其局限性与滞后性。随着改革开,引进市场经济,医院各级管理者的主体竞争意识、经济意识的增强,对信息的需求急剧增长,统计报表已由单一的医疗报表向集“人才、设备、科研、医疗、效益”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统计报表过渡,医院统计分析已由过去单纯的医疗统计分析,发展为各种信息的综合统计分析。统计工作的模式和职能从单一的“封闭式”管理向综合性的

一些外单位、外地区对比分析资料,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还可以进行前瞻性、预测性的分析,使医院管理者得到高质量的预测分析资料,更好地进行科学决策。

四、信息系统的建立要求加强统计队伍的自身建设

以人为核心进行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医院主体“人”的素质,培养一只具有较高分析能力,能进一步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人员和信息工作人员队伍,尤其是医院信息系统在开发、利用、拓展统计职能的同时,对统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承认目前统计队伍中,具有医院现代化管理经验、医学专业知识、精通统计理论并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的人员还非常少,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医院信息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求统计人员面对医院信息化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仅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还要在思想上有面对挑战的勇气。要有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采取各种方法,应用有效的手段,加强相关业务理论的学习,努力成为一个对新信息有分析能力,对医疗事业发展有预见能力,对医院复杂情况有辨别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各种统计资料进行开发、利用,提供丰富的信息,满足科学决策与管理的需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