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3太极拳基本技法.ppt

发布:2024-09-25约1.42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太极拳

-基本技法太极拳基本技法(十个)虚灵顶劲即“顶头悬”(百会上顶)。练拳时讲究头部的头正、顶平、项直、颏收,要求头顶的百会穴处要向上轻轻顶起,同时又必须保持头顶的平正。要(一)虚灵顶劲使头正、顶平,就必须使颈项竖直、下颏里收。顶劲不可过分用力,要有自然虚灵之意。做到虚灵顶劲,精神才提得起来,动作才能沉稳、扎实。(二)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是身法端正,宽胸实腹,“意注丹田”,意识引导呼吸,将气徐徐送到腹部脐下。太极拳在运动时,一般都是采用腹式呼吸,同时“意注丹田”,这样能达到太极拳“身动、心静、气敛、神舒”的境地。(三)含胸拔背含胸是胸廓略向内涵虚,使胸部有舒宽的感觉,这样有利于做好腹式呼吸。能在肩锁关节放松、两肩微含、两肋微敛的两肩微含、两肋微敛的姿势下,通过动作使胸腔上下径放长,横膈有下降舒展的机会,它既能使重心下降,又能使肺脏、横膈活动加强。太极拳要求含胸、沉气,因此在含胸时就必须松腰。松腰不仅帮助沉气和下肢的稳固,更主要的是它对动作的进退旋转、用躯干带动四肢的活动及动作的完整性,起着主导作用。(四)松腰敛臀敛臀(骨盆后倾)则是在含胸拔背和松腰的基础上使臀部稍作内收。敛臀时,可尽量放松臀、腰部肌肉,使臀肌向外下方舒展,然后轻轻向前、向里收敛,象用臀把小腹托起来似的。(五)圆裆松胯裆即会阴部位。头顶百会穴的“虚灵顶劲”要与会阴穴上下相应,这是保持身法端正、气贯上下的锻炼方法。裆要圆,又要实。胯撑开,两膝微向里扣,裆自圆。会阴处虚上提,裆自会实,加上腰的松沉、臀的收敛,自然产生裆劲。(六)沉肩坠肘太极拳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坠肘,两臂由于肩、肘的下坠会有一种沉重的内劲感觉,这就是上肢内在的遒劲。两肩除沉之外,还要有些微向前合抱的意思,这能使胸部完全涵虚,使脊背团成圆形。两肘下坠之外,也要有一些微向里的裹劲。这样的沉肩坠肘,才能使劲力贯串到上肢手臂。(七)舒指坐腕舒指是掌指自然伸展,坐腕是腕关节向手背、虎口的一侧自然屈起,掌的动作是整体动作的一部分,许多掌法都是与全身动作连成一气的,因之舒指坐腕,实际是将周身劲力通过“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完整一气。(八)尾闾中正尾闾中正是关系身躯、动作姿势“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的准星。因之太极拳运动时极重视尾闾中正,不论是直的或是斜的动作姿势,都必须保持尾闾与脊椎成直线,处于中正状态,更重要的是尾闾中正还影响着能够统一地做到这八点,就可以使躯干、上肢、下肢的内在劲力达到完整如一的地步。(九)内宜鼓荡,外示安逸鼓荡是对内在精神所提的要求,鼓荡是精神振奋的意思。内宜鼓荡是说内在的精神要振奋,然而这种振奋是沉着的,“神宜内敛”的,并不流于形色,表现是安逸的。(十)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太极拳运动要象抽丝那样既缓又匀、又稳又静,迈步又要象猫那样轻起轻落,提步、落步都要有轻灵的感觉。静是太极拳特点之一,练太极拳首要的条件就是要做到心里安静,排除杂念,使精神完全集中到运动上来。心静,才能“用意不用力”,使运动象抽丝那样安静。太极拳讲究“用意识引导动作”是一种“会意”的运动。“缓以会意”,只有徐缓的活动才能会意,因之它要求运动象抽丝那样的徐缓不躁。太极拳又讲究速度均匀,要求保持适当的等速运动,又要求象抽丝那样均匀的抽拉。其步法必须相应地象猫迈步那样轻灵。目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