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回填土密实度或压实度检测方案.docx

发布:2025-03-17约4.3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回填部位:[明确具体回填区域,如基础周边、管沟等]

4.回填土类型:[例如素土、灰土等]

5.工程规模:[描述回填土的总体积、回填范围等]

二、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

4.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要求

三、检测目的

1.准确测定回填土的密实度或压实度,确保回填土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及时发现回填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检测范围

本次检测涵盖本工程所有需要进行回填土施工的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基础周边、地下室侧墙外侧、管沟底部及两侧等部位的回填土。

五、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1.灌砂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

-仪器设备:

-灌砂筒:有直径100mm和150mm两种,应根据需要选用。

-金属标定罐:内径100mm,高150mm的金属罐,用于标定灌砂筒的容积。

-基板:边长300mm×300mm的正方形铁板,中部有一圆孔,孔径与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径相同。

-玻璃板:边长约500mm×500mm的方形板。

-试样盘:小铝盒或搪瓷盘。

-天平: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称量500g,感量不大于0.1g。

-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5g。

-其它:如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小簸箕、毛刷等。

-检测步骤:

-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m1:

-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准确至1g。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维持此装砂高度。

-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3,准确至1g。

-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筒下部圆锥体的砂(m1)。

-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

-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材料丢失,并随时将凿出的材料取出装入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发,也可放在大试样盘中。试洞深度应等于测定层厚度,但不得小于150mm。

-凿洞完成后,称取试样质量m,准确至1g。

-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定其含水量w。

-将基板安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小心取走灌砂筒,并称取剩余砂的质量m4,准确至1g。

-计算试坑内砂的质量mb:mb=m1-m4。

-计算试坑体积V:V=mb/ρs,其中ρs为标准砂的密度。

-计算干密度ρd:ρd=m/(1+0.01w)V。

-计算压实度K:K=ρd/ρ0×100%,其中ρ0为最大干密度,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

2.核子密度仪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快速测定各种土基材料的压实度,宜用于施工质量的现场检验。

-仪器设备:核子密度仪,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具有自动显示、打印测试结果等功能。

-检测步骤:

-仪器预热: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接通电源,预热30min-60min,使仪器性能稳定。

-选择测试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测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