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猕猴桃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编写要求).docx

发布:2025-03-27约9.94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猕猴桃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栽培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在连片特困地区的秦巴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和罗霄山区等的脱贫攻坚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是猕猴桃种质资源的起源地,也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在世界猕猴桃产业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与新西兰、意大利等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猕猴桃生产

中存在品种抗病性差、优质果率低,建园苗木质量不高、成活率低、投产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肥水管理盲目等突出问题

和关键限制因子,限制未来产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聚焦以上产业问题,首先需要在建园时有相应的生产标准来规范猕猴桃园区建设,尤其用高质量容器壮苗建园,可实现一年四季定植,成活率达100%,达到定植当年见果,并形成

“一干两蔓”树形,定植第二年亩产500~1000斤,第三年丰产的目标,打破以往定植第三年结果局面。

截止到2025年3月,我国现行有效的猕猴桃产业相关标准223项,其中国家标准(GB、GB/T)3项,行业标准

(NY/T、SN/T、LY/T、SB/T、QB、QB/T)19项,地方标准

(DB/T)201项,另外还有多项猕猴桃团体标准(T/)、企业标准(Q/)。但是有关猕猴桃苗木繁育技术的行业标准仅有1项(NY/T3762-2020《猕猴桃苗木繁育技术规程》)、地方标准16项,其中,河南省地方标准1项(DB41/T1232-2016《猕猴桃嫁接育苗技术》。但没有关于猕猴桃容器壮苗繁育技术标

准。可以看出我国猕猴桃产业严重缺乏高质量容器苗繁育技术标准,无法指导猕猴桃苗木实现一年四季定植、成活率100%,新建园区达到定植当年见果,定植第二年亩产500-1000斤,第三年丰产的目标。

因此,亟需制定与猕猴桃高质量标准化建园相配的容器大苗繁育技术标准,全面提升猕猴桃苗木繁育的标准化,指导生产,实现猕猴桃苗木四季可定植、成活率100%、早结果、早丰产,为猕猴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本标准根据《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4年河南省地方标准立项指南的通知》的指导思想,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承担标准制定和修订中《猕猴桃容器大苗培育技术规程》标准制定工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拟构建完善的猕猴桃苗木繁育技术规程,在猕猴桃主产区提升猕猴桃标准化建园水平、打造地域特色的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辐射周边产区标准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任务来源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由河南省经济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2023年12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提出申请,2024年6月根据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4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市监函〔2024〕88号)文件,《猕猴桃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列入2024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立项编号:20242110099。

(二)编制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制定遵循国家现有的农业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严格遵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在总体原则上充分考虑猕猴桃容器苗培育最新技术水平和生产应用实际情况,采用的技术措施来

源于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并在生产中验证、完善,实现猕猴

桃容器苗培育技术集成。编制技术措施的相关量化指标严格遵

循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文件对猕猴桃容器苗培育技术进行了

规范化描述,便于使用者实际应用。标准的各部分内容按照猕

猴桃容器苗培育的生产操作顺序相互衔接,结构和要素的表述

保持一致,并便于其他文件直接应用。文件名称和结构部分,

对元素的选择、词语选择、结构层次、要素的构成和表述以及

层次的编写等方面严格按照GB/T1.1-2020的要求编制标准送

审稿。

三、编制过程

(一)起草阶段(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

2023年9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牵头,联合西峡县猕猴桃生产办公室、西峡县猕猴桃研究所等单位组成标准编制组,开始本标准起草工作,主要起草人顾红、方金

豹、齐秀娟、陈锦永等。标准起草小组多次召开规程制定会

议,经过对标准编制框架、内容和工作进度进行详细的研讨和规划,结合河南省猕猴桃苗木培育中的实际问题,重点围绕猕猴桃容器苗培育时的园地选择、平棚架搭建、基质装钵、移栽和移栽后管理、苗木出圃及育苗档案等内容进行文件起草,于2023年1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