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新时代中国国际形象建构中“国家”与“世界”的关系研究.docx
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重点课题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
求知探理明教育,创新铸魂兴未来。
《新时代中国国际形象建构中“国家”与“世界”的关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新时代中国国际形象建构中“国家”与“世界”的关系研究
课题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课题类型:理论性研究
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张三(课题负责人),李四,王五,赵六
课题申报时间:2022年12月
预计完成时间:2024年12月
二、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国际形象的建构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日益重要,其国际形象的建构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研究新时代中国国际形象建构中“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对于推动我国国际形象的优化提升,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国际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形象的内涵与特征,二是国际形象建构的路径与策略,三是国际形象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内学者对国际形象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国家”与“世界”的关系,认为国际形象建构需要平衡国家利益与世界责任。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国际形象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他们普遍认为,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声誉和影响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学者对国际形象的研究多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关注国际形象与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关系。
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形象的研究越来越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分析。未来,国际形象的研究将更加关注“国家”与“世界”的关系,探讨国际形象建构如何平衡国家利益与世界责任,以及如何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1)明确新时代中国国际形象建构中“国家”与“世界”的关系。
(2)分析国际形象建构的路径与策略,提出优化我国国际形象的对策建议。
(3)探讨国际形象与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关系,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内容
(1)梳理新时代中国国际形象建构的背景与意义。
(2)分析国内外国际形象建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3)探讨国际形象建构的路径与策略,包括国家利益、世界责任、文化输出等方面。
(4)研究国际形象与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关系。
(5)提出优化我国国际形象的对策建议。
五、课题研究方法与路径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国际形象建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实证分析法:运用统计、案例等实证分析方法,分析国际形象建构的路径与策略。
跨学科分析法:结合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国际形象建构进行综合分析。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国内外公众对我国国际形象的认知与评价。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与形式
预期成果
(1)形成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2)为我国国际形象建构提供理论支持与对策建议。
(3)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成果形式
(1)学术论文:以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2)研究报告: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形成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为我国国际形象建构提供理论支持与对策建议。
(3)政策建议:针对我国国际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七、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与人员分工
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2023年2月:课题申报与开题报告撰写。
(2)2023年3月-2023年8月:文献综述、实证分析、跨学科分析。
(3)2023年9月-2023年12月:调查研究、政策建议。
(4)2024年1月-2024年6月:成果整理与论文撰写。
(5)2024年7月-2024年12月:成果提交与课题结题。
人员分工
(1)张三(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整体规划、进度安排、成果整理与论文撰写。
(2)李四:负责文献综述、实证分析、跨学科分析。
(3)王五:负责调查研究、政策建议。
(4)赵六:负责成果整理与论文撰写。
八、课题研究的经费预算与设备需求
经费预算
(1)文献查阅与资料购买:5000元。
(2)调查研究:10000元。
(3)设备购置与维护:5000元。
(4)会议与交流:10000元。
(5)其他费用:5000元。
总计:35000元。
设备需求
(1)计算机:用于文献查阅、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
(2)打印机:用于打印资料、报告、论文等。
(3)照相机:用于调查研究、拍摄现场照片等。
(4)录音笔:用于访谈、会议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