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及以下农网升级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KV及以下农网升级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背景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用电需求日益增长,原有的10KV及以下农网已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用电需求。为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改善农村用电条件,实施本次农网升级改造工程。
(二)工程范围
本工程涵盖[具体地区]多个乡镇的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配电台区及相关附属设施的升级改造。包括新架及更换10KV线路[X]公里,改造配电台区[X]个,更换及新增配变[X]台,容量共计[X]千伏安,同时对低压线路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延伸。
(三)工程目标
1.提高供电可靠性,将停电时间缩短[X]%以上。
2.提升电能质量,使电压合格率达到[X]%以上。
3.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用电负荷需求,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电。
二、施工总体部署
(一)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施工组织机构,下设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物资供应负责人、各施工班组组长等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分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工程总体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分为线路施工、配电台区施工和低压线路施工三个阶段,总工期为[X]天。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线路施工阶段:第1-[X]天,完成10KV线路的新架和更换工作。
2.配电台区施工阶段:第[X+1]-[X]天,进行配电台区的改造,包括配变安装、配电箱更换等。
3.低压线路施工阶段:第[X+1]-[X]天,开展低压线路的改造和延伸工作。
(三)施工资源配置
1.人力资源:配备专业的线路工、电工、焊工、架子工等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人员进场,确保各施工阶段有足够的劳动力。
2.施工设备:投入挖掘机、起重机、放线架、紧线器、电焊机等各类施工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
3.材料物资:根据施工图纸和进度计划,提前采购各类电杆、导线、配变、配电箱等材料物资,确保材料的质量和供应及时性。
三、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10KV线路施工
1.线路路径选择
根据现场地形、地貌、交通条件以及与其他设施的安全距离要求,合理选择线路路径。尽量避开居民区、工厂、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考虑线路的运行维护方便,避免跨越河流、铁路等复杂地段。
2.电杆组立
-采用吊车进行电杆组立,在起吊前对电杆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电杆无裂缝、弯曲等缺陷。
-按照设计要求确定电杆的埋设深度,一般为杆长的1/6-1/7,在电杆坑底部铺设100-200mm厚的砂垫层,以增强电杆的稳定性。
-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电杆的垂直度调整,使电杆的倾斜度不超过规定值。
3.导线架设
-采用张力放线法进行导线架设,在放线前对导线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导线无破损、断股等缺陷。
-安装放线滑车,滑车的直径应不小于导线直径的15倍,且转动灵活。
-利用张力机和牵引机进行导线的牵引和展放,控制导线的张力,避免导线拖地或与障碍物摩擦。
-在导线展放过程中,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压线滑车,防止导线跳槽。
-导线展放完成后,进行紧线和弧垂调整。通过观测档观测弧垂,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最后进行导线的连接,采用钳压连接或液压连接等方法,确保连接质量可靠。
(二)配电台区施工
1.配变安装
-在安装配变前,对基础进行检查,确保基础的尺寸、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利用吊车将配变吊至基础上,进行水平和垂直调整,使配变的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重合,水平度偏差不超过规定值。
-连接配变的高低压接线,接线应牢固、接触良好,并做好绝缘处理。
-安装配变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不大于规定值。
2.配电箱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配电箱的安装位置,安装应牢固、平整。
-连接配电箱内的电器元件,确保接线正确、牢固,电器元件动作可靠。
-安装配电箱的进线和出线电缆,电缆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并做好标识。
(三)低压线路施工
1.线路敷设
-采用直埋电缆或架空线路的方式进行低压线路敷设。直埋电缆时,电缆沟应开挖平整,底部铺设100-2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电缆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电缆之间应保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