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常见及易错成语.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考常用成语
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
2.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即能蛊惑人心。
3. 美轮美奂: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常见误用形容其他美好事物。
4. 炙手可热:炙烤之手热得烫人。比喻权势盛,气焰高,含贬义。
5. 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事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贬义。
6.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7.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误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8. 鼎力相助:是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即用于有求于对方或感谢对方
9. 一言九鼎:形容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 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宛如活的。一定是指“并非活的”。 误例:李丽上过王老师一节课,就能将其讲课的动作、神态模仿得栩栩如生。
11. 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应说别人使自己破屋生辉不胜荣幸。
12. 励精图治: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误例: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历史著作。
13.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14. 不可理喻: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15.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误例:考前虽然夜以继日地复习,但还是有两门课挂了红灯,其他科目也差强人意。
16.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7. 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
18. 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19. 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
20. 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需加标点”。
21. 侧目而视:拘谨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或“钦佩地看”。
22.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3. 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24. 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25. 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
26.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有气势。
27. 弹冠相庆: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28. 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29.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30. 不刊之论:不可改变的言论,绝对正确。不可作“未见报刊的言论”解。
31. 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褒义。不用于同辈之间。
32. 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33.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谈论。不可指同一人、物,不可混同“同日而语”。 误例:当年穷山沟沟里的小放羊娃,如今已是集团董事长,今昔之别,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34. 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十分纯熟,常被当作没有全局观念这种意思来使用。
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然能来风,必定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而如今则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事物,意思恰好完全相反。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属贬义。想要表达用尽心思可用“殚精竭虑”。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而“循序渐进” 则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
振振有词 :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不能用于褒义。
信笔涂鸦 :指随手乱画,如果要表达“画得又快又好”这种意思不能使用它。
上行下效 :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含贬义,不能理解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2、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七月流火”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闹出望文生义的笑话。、万人空巷。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来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兄容欢迎、庆祝等盛况。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街上空无一人。、久假不归。长期的借用不归还。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长期请假不回来工作。、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各种惊人消息。、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没有停止。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事物刚刚兴起远未形成气候。.一发而不可收 行为不受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