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速铁路供电监控系统-3性能指标.pdf

发布:2024-04-21约4.27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高速铁路供电监控系统概述

二高速铁路供电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

三高速铁路供电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

3

四高速铁路供电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

3

五高速铁路供电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六高速铁路供电监控系统的被控端

1、RAMS:是指系统的可靠性(Reliability)、可用性

(Availability)、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

和安全性(Security)

RAMS

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安全性

2、系统可靠性

定义:监控系统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能保证所规定的技术指标的能

力——不拒动、不误动、不误发信号

高速铁路供电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包括:

——1、系统本身可靠性

——2、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1)系统本身的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MeanTimeBetweenFailure)

——两次偶然故障的平均间隔时间

要求:调度端:5000h以上执行端:10000h以上。

(2)信息传输的可靠性:用信息的差错率表示。

信息出现差错的数量

差错率=

传输信息的总数量

差错率可用误比特率、误码率和误字节率来描述。

要求:误码率小于10-5

3、系统可用性:常用系统可用率来表示

运行时间

系统可用率=

运行时间停运时间

停运时间包括:故障时间、检修时间

影响系统可用率因素:设备质量、维护检修情况、环境条件。电源

供电可靠性及其备用的程度等。

要求:系统可用率大于99.9%

4、系统可维护性:指系统硬件、软件可被维护的能力。

系统一般可通过硬件模块化与标准化、日志记录、远程维护、系

统运行状态监视等措施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5、系统安全性

定义:系统抵御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电磁干扰等外部影

响的能力。

调度端:通常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

数据安全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

执行端:通过电路设计、元器件选型、机箱设计等措施来抵御

现场的电磁干扰。

信息传输:通常采用硬件调制、软件抗干扰编码等措施来提高

信息传输安全。

6、系统实时性

常用系统的传输时间来衡量。

系统传输时间:从发送端事件发生到接收端正确接收

到该信息的时间间隔。

要求:遥控、遥信一次平均传输时间小于2s

遥测响应时间小于3s

7、系统监控容量

监控容量:遥控、遥信、遥测和遥调对象的总数量。

对高速铁路供电监控系统,通常要求:

调度端:系统容量50万点,有些系统要求100万点

被控端:

遥控:64路

遥信:128路

遥测:32路

遥调:12路

可靠性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