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软件实验指导.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abVIEW软件实验指导
利用软件完成正弦函数波形,可设定幅值、周期等参数,波形采用图形化显示,数据保存到文本文件中
实验提示:
在前面板中创建两个输入控件,分别用来设定正弦波的幅值和频率;
在前面板中创建一个波形图显示控件,用来显示正弦波波形;
在程序框图中的函数选板(或右键点击空白处)中,选择可以产生正弦波形的函数。方法一:函数选板\编程\波形\模拟波形\波形生成,里面的基本函数发生器、正弦波形、函数波形,都可以用来产生正弦波信号。方法二:函数选板\Express\输入\仿真信号,该Express VI可以生成一些常用的基本波形,通过外部给定参数或进入其属性可以设置信号的各项参数;
产生的波形信号可以通过函数选板\编程\文件I/O,或函数选板\编程\波形\波形文件I/O,或函数选板\Express\输出\写入测量文件 里的函数保存下来。不同的函数,不同的设置,保存后的文件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要让波形连续产生并保存,需要将之前绘制好的程序用while循环包括起来。为了避免每次循环保存文件时弹出询问对话框或覆盖已有的波形信号,最好事先设定好保存路径,并将保存形式设定为“添加至文件”;
为了避免CPU全速运行循环体而占用大量资源,可以在循环体内添加等待函数(函数选板\定时\等待(ms))让程序在每次执行循环时等待一定时间;
如果对某个控件的功能和接线端不清楚,请务必通过即时帮助或更详尽的LabVIEW帮助获取相关信息。
利用软件完成三角波函数波形,可设定幅值、周期等参数,波形采用图形化显示,数据保存到文本文件中
实验提示可参照实验一
利用软件完成脉冲函数波形,可设定幅值、周期、占空比等参数,波形采用图形化显示,数据保存到文本文件中
实验提示可参照实验一
利用软件读入指定文本文件中的带有噪声的波形数据,用滤波器滤除噪声,分别显示滤波前后的波形图像,进行对比,并对滤波后的波形做频谱分析
实验提示:
在前面板添加两个波形图显示控件,分别显示滤波前后的波形图像;
程序框图里的函数选板\Express\输入\读取测量文件 可以把波形文件转换成波形信号,根据文件的不同类型,可以在该Express VI的属性里做相应设置;
程序框图里的函数选板\Express\信号分析\滤波器 提供了对信号的滤波功能,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滤波方式和参数,比较各种效果的差别;
要使程序能够连续从文件中读取波形信息,需要将程序包含在循环体内,循环停止的条件可以有不同的设置方式;
可以通过函数选板\定时 里的延时函数调节循环执行的速度,方便波形的观测;
利用软件完成1至100的质数判断,输入数据,显示分析结果
实验提示:
程序中可以使用循环体结构和条件结构实现算法;
1~100的依次判断可以通过for循环实现,与C语言中的for循环不同的是,LabVIEW中的for循环需要指定循环次数N,并且当前循环数i是从0~N-1逐次加1的,因此编程时可能需要对这两个数值进行一些处理;
判别K是否是质数的一种比较基本的方法是:依次用2~K-1去除K,若所有的余数均不为0,则表明是质数,否则不是。当然还有其他的优化算法。LabVIEW的for循环在执行完毕之前无法像C语言的for循环一样通过break语句跳出循环,而while循环可以根据条件判断决定是否停止循环,所以判别质数的算法可以通过while循环来实现。当发现2~K-1中某个数除K的余数为0,就表示K不是质数,那么之后的数就不必再逐一去除K了;
判别出来的质数可以通过数组或字符串显示控件在前面板上输出。可能会要用到数组和字符串的一些操作函数;
上面提到的函数和一些常用的数值运算、比较判断函数,都可以在程序框图的函数选板\编程里找到;
积极使用帮助功能。
搭建一个温度监测系统,用随机数发生器模拟在某一个范围内浮动的温度,显示出温度值,利用软件实现华氏度和摄氏度之间的双向转换,并且可以设定温度上限,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进行报警提示
实验提示:
在前面板中,需要一个温度计显示控件(控件选板\新式\数值),一个输入控件来切换摄氏与华氏温度显示模式,一个输入控件设定温度上限,一个显示控件进行报警提示(可以是报警灯或文字提示);
随机数发生器的功能是随机生成0~1之间的一个小数,若要用它模拟温度T1~T2范围内的温度值,需要将随机数做一些简单的处理。
条件结构可以根据温度显示模式的输入情况,通过转换公式切换温度的数值。转换公式为:F=C×1.8+32(F表示华氏温度,C表示摄氏温度);
通过简单的比较函数以及条件判断可以实现报警功能;
利用while循环可以使随机数发生器持续产生信号,利用延迟函数控制循环执行速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