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ESA-2021-2-020《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成熟度评价通用规范》 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发布:2025-03-26约5.5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团体标准《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成熟度评价通用规范》(征

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成熟度评价通用规范》项目来源于中国电子工业标

准化技术协会下达的标准制定计划,项目编号CESA-2021-2-020。《制造业创新

成果产业化成熟度评价通用规范》起草单位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

中心、北京理工大学。主要起草人包括张炜、常帅、曾相戈。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标准按体系化和实用化的原则编制。根据制造业创新成果的差异性,计划

形成一系列的产业化成熟度评价标准。本标准是系列标准中的通用规范,在编制

中考虑标准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本标准解决了如下所示的产业化成熟度评价若干

重要问题。

1、产业化成熟度评价有关内涵

本标准定义了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成熟度、技术成熟度、制造成熟度、

应用投入指数、市场前景预测指数、创新成果评价等术语。

本标准的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成熟度、创新成果评价等术语的定义参考

了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团体标准T/BTSA001-2016《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规

范》规定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等术语的定义,并作

适应性的修改完善。

本标准的技术成熟度、制造成熟度等术语的定义参考了国家军用标准GJB

7688-2012《装备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规定的技术成熟度,GJB8345-2015

《装备制造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规定的制造成熟度等术语定义,并作适应性

的修改完善。

本标准自定义了应用投入指数、市场前景预测指数等术语内涵。

本标准经过分析研究确定了产业化的衡量是技术性与经济性或收益的综合

权衡,以此定义了产业化成熟度的内涵,并以产业化成熟度的内涵为核心,建立

了评价模型。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2、产业化成熟度评价总体模型

本标准明确制造业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成熟度评价包括对产业化风险的评价

和对产业化收益的评价。借鉴商业投资的风险与收益的组合评价原理,构建风险

与收益矩阵,将产业化成熟度的等级划分及定义规定如下:

a)A级:产业化预计低风险高收益;

b)B+级:产业化预计低风险中收益;

c)B级:产业化预计低风险低收益、中风险高收益;

d)B-级:产业化预计中风险中收益;

e)C级:产业化预计中风险低收益或高风险高收益。

本标准明确产业化风险主要是来源于技术方面,即技术是否得到充分验证。

考虑到技术形成产品后的稳定生产或批量生产问题,本标准确定技术成熟度和制

造成熟度作为判定技术风险的依据。

当技术与制造的成熟度在4级及以下时,属于产业化的高风险,此时开展产

业化的意义不大,因此产业化预计高风险低收益或高风险中收益时不评级,只保

留了高收益时可评价为C级。

至于产业化收益方面,本标准兼顾了经济收益与国家安全或社会收益,给出

了定量评价、定性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三种评价方式,分别对应可量化计算的经

济性评价,难量化计算但可专家打分的综合经济性评价,定性的国家安全或社会

收益评价。

3、产业化成熟度评价具体模型

产业化的技术风险评价采用了技术成熟度和制造成熟度。按照一般认识,将

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根据国防工业和民用航空航天及其他高新复杂技术

领域的产品研制项目经验,技术成熟度/制造成熟度4级、6级、7级是项目转阶段

的关口,是技术研发进展的典型标志。因此以4级、6级、7级作为风险等级划分

的界面。

为了形成矩阵,亦将产业化的收益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产业化收益评价

具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定量评价,本标准明确为投资收益比率评价,以单一的投资收益比率

来衡量产业化的经济收益。高中低等级界面选取36%、5%。其中,36%数值是我国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最高人民法院对高利贷年利率的认定,5%是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给出的中长期贷款

基准利率的上限(具体数值:5年及以下为4.75%,5年以上为4.9%)。

第二种定性定量评价,本标准明确为应用投入指数与市场前景预测指数的综

合评价,基本原理是投入产出的线性叠加。该方法的表现形式是专家打分。高中

低等级界面遵循20%、80%的“二八”原则,即标准总分的80%、20%取整后为等级

界面。本标准中标准总分为174分,因此139分、34分为等级界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