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问题研究.DOC.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问题研究
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问题研究
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起
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是从严 治党,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关键环节,是干部监 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探索把这项工作 抓实抓好。
一、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意义
1、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是新形势下干部监督
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的核心地位,决 定了其在运用权力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然而由于对 一把手的权力运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致使”一把手违 纪违法案件屡禁不止,甚至出现一些震惊全国的一把手” 腐败大案,如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 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等。据统计,目前在领导干部 违法犯罪案件中,党政一把手的案件约占总数的三分之 一。这些案例反映和暴露出当前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 督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新形势下的干部监督工作的 重点就是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
2、加强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的重要保证。一个好的一把手,在班子中应起到政治方
向的领航作用,科学决策的中心作用,协调团结的凝聚作 用,勤政廉政的表率作用,推进工作的动力作用。然而, 有的班子由于”一把手品行不端,导致上行下效,致使整 个班子成为腐败团伙,全部烂掉。如震惊朝野的沈阳慕马 大案,涉及到17个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和100多名领导 干部,教训非常深刻。
3、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是防止和消除吏治腐 败的迫切要求。权力的运用本是从公众产生并约束公众以 维系社会发展和运转的。但由于权力的巨大物质性,一些” 一把手视权力为财富、职业,而出现以权谋私,贪污受贿 的现象,严重地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的事业。江泽 民同志曾经尖锐的指出: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之 所以屡禁不止,有的情况还日趋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 是相当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和领导者治党不严,对党 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 的监督,切实防止和消除吏治腐败现象。
二、客观分析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现状
1、从监督主体看,存在着监督不到”、”监督不了”、 无法监督的现象。一是上级组织管得着、看不见,监督 不到。由于监督对象多、监督内容广、空间上的分割及不 正之风的干扰,影响了上级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效
果。特别是一些上级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监督的责任意识 淡化,认为下级一把手是经过群众推荐、层层选拔、组 织考察、会议研究的,素质已经很高了,监督不监督无所 谓;有的认为现在是搞市场经济,监督下级II一把手会打 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其开拓创新精神;有的认为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下级一把手出现 一些问题是小事、小节,不必深究,只要完成任务,就是 好干部。因此,对下级一把手存在的问题总是遮遮掩掩 处理起来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是班子成员看得见 管不着,监督不了。有的认为自己是协助一把手”工作的 副职,给一把手”提意见,会得罪领导,给自己穿小鞋 或被上级组织当成闹不团结而影响自己的前程;有的怕 被一把手误解为自己有||野心、想篡权;有的甚至居 心不良,对一把手的错误苗头故意不闻不问,等待一把 手栽跟头,扫除自己向上爬的障碍。这样,往往出现事不 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你好我好大家都 好的一团和气的不良现象。三是基层干部群众知情甚少, 无法监督。由于工作性质和地位的不同,权力运用透明度 不高,导致基层干部群众对领导活动了解不多,对一把手 的事知之甚少,有的根本不了解,也就谈不上什么监督 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中,有民主评议这一项,这是群众监 督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一把手的好形式,但由于群众对 一把手好像雾里看花,评议起来就有很大的盲目性,反 映不出真实的情况,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2、 从监督客体看,存在着不愿被监督,自觉接受监督 意识淡薄的现象。一把手位高权重,致使一些一把手” 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常常以老大自居,出现 权力独断的”家长制现象。有的自以为素质高,行得端, 坐得正,不需监督;有的认为自己有功劳,有成绩,对自 己的监督是小题大作,是偏离中心工作;有的认为来 自上级的监督是组织对自己的不信任,来自班子成员的监 督是与自己不合作,来自党员群众的监督是对自己的不支 持等。
3、 从监督机制看,存在着监督制度粗线条、原则 多的问题。现行的监督制度中,有的显得相对滞后,漏洞 较多,给心术不正者留下可乘之机;有的不够规范、全面 系统,过于原则和笼统,存在着牛栏里关猫的弊端,如 原则上应该、原则上不得等条文,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容 易把握,有较大的弹性空间。这些监督制度权宜性的多 长期性的少;分散性的多,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