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套种叶用青钱柳种植技术规程.docx
1
茶园套种叶用青钱柳种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茶园套种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Batal.)Iljinskaja]的术语和定义、茶园选择、规划建设、整地挖穴、青钱柳定植、施肥、抚育、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控、建档管理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茶园套种叶用青钱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T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LY/T2311青钱柳育苗技术规程
DB33/T2345生态茶园建设通用要求
DB34/T4263—2022青钱柳叶用林培育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叶用青钱柳
以收获叶片作为培育目标的青钱柳林分。
3.2天然活性成分
具有促进人体健康的天然活性物质,青钱柳叶中主要为黄酮类和三萜类物质。
4茶园选择
4.1立地条件
选择海拔1000m以下,坡度不超过25°的阳坡、半阳坡茶园;土层厚度≥50cm,土壤pH为5~6.5,以壤土、砂质壤土为宜。光照较弱的阴坡,以及较易积水的洼地不宜种植。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2
4.2茶园
宜选择缓坡地上直线单条栽或双条栽的茶园地,种植行距1.3~1.5m。
5品种
宜选择通过省级以上良种审(认)定的青钱柳良种,见附录A。
6苗木
6.1苗木质量
宜选择嫁接口以上直径≥1.0cm的嫁接大苗扦插大苗,苗木无病虫害,应符合LY/T2311中的质量标准。
6.2苗木管理
起苗时应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主根明显的应适当修剪,运苗过程中注意苗木保湿和防风。
7青钱柳定植
7.1定植点配置
根据茶园地形和经营现状,在茶树条带行间规划配置青钱柳定植点。中间间隔两个茶树条带种植一行青钱柳,株距4~6m,且上下种植点呈“品”字形分布。茶园套种青钱柳种植点配置示意图见附录B。
7.2套种密度
每亩套种青钱柳25~37株。7.3时间
12月上中旬~3月上旬种植。7.4整地挖穴
提前一个月整地,在茶园行间定点清除种植点的杂灌草,块状整地挖穴,穴规格50cm×50cm×40cm以上,表土、心土分开堆放。
7.5施基肥
每穴施入5~8kg腐熟有机肥,覆盖10cm表土。7.6苗木处理
3
定植前修除所有低于20cm的分枝,主根明显的也要进行适当修剪,修除断枝、断根、盘根。7.7定植
适度深栽,嫁接口应露出土面,树盘覆土外高内低;根系舒展,土壤分层回填、踏实,定植后浇透定根水。
8抚育管理
8.1除草保湿
宜采用人工除草,禁用草甘膦等除草剂。将夏季修剪下来的茶树枝叶均匀铺于青钱柳植株树盘,起到防草和保湿的作用。
8.2松土扩穴
定植后结合除草进行松土扩穴,应外深内浅。8.3施肥
种植后1~3年内,幼树期施用氮肥为主,促进营养生长,快速扩大树冠,采用半环沟法于早春萌芽前施用速效氮肥或含氮量较高的复合肥0.3~0.5kg/株。造林第4年开始,每年在秋季采收叶片后施肥一次,每次每株施用商品有机肥1.5~2.5kg或相当量农家肥。
8.4整形修剪8.4.1截杆
种植成活后,于种植当年青钱柳生长停滞后距地面50~60cm高度截杆,促分枝。8.4.2修剪
截杆后培育自然开心形树冠结构,在主干40~60cm范围选留4~5个枝条培养成主枝,其以下的芽及枝条全部抹除;去除内膛过密枝条,使主枝均匀分布和生长。
以后逐年在每个主枝上保留3~5个副主枝,适度短截,培育侧枝群,使主枝、副主枝和侧枝群保持在合理的比例,形成主干分布合理的丰产干形。
对于多年生的竞争大枝,应于秋冬季剪除,培育新的主枝。每年休眠期对进行类似修剪,并及时剪除过密枝、细弱枝和病虫枝等。
9叶片采收
4
9.1采收季节
用于制作青钱柳茶,于4月中下旬采收;用于天然活性成分提取的叶片,于8月中旬或10月中下旬采收。采后的叶片及时进行加工处理。
9.2采收方式9.2.1春季采收
4月中下旬,在青钱柳展叶后,完全成熟(革质化)前采收,采叶量不超过全株1/2为宜,尽量做到均匀采叶。
9.2.2夏季采收
8月中旬采收,采集带叶柄的完整复叶,采叶